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耳蜗康复 | 亲测有效的人工耳蜗康复攻略
作者:七哥  文章来源:宝迪康  点击数 476  更新时间:2018/2/11 7:21:27  文章录入:admin

我日常是双耳佩戴(左耳蜗+右助听器),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交流。训练耳蜗的方法就是按孟老师的建议,每天抽时间单侧训练耳蜗(半小时左右,闲的话可能多听听)。我的左耳听龄可以当做零,当做0基础去训练,我常用的手机APP有普通话学习、喜马拉雅FM和微信公众号十点读书里的有声文章。

普通话学习

普通话学习是一个很好的app,语速慢,没有背景音乐,配有文字,篇幅很短,适宜反复听,除了短文,还有拼音字词。最近更新之后功能愈发完美,很适用于语言识别较差的前期训练。缺点是文章都是类似中小学课文,较枯燥,而那种语速的朗读,不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正常语速;

喜马拉雅FM

喜马拉雅FM各类资源丰富,并不一定都配有文字,篇幅也都比较长,在众多资源中找合适初期训练的语音不是个容易的事(建议找10分钟内的短文反复听)。在听不懂的阶段,意义不大;能听懂的时候,是个很好用的东西。(任何类似APP都可以替代);

十点读书

十点读书背景音乐较小,有文字,篇幅大部分在10分钟左右,语速相对于普通话APP更接近现实,不同的主播也有利于锻炼识别不同人的语气、语调、语言。适合配字练听,可以先对着文字听一遍后,再盲听几次。我有时候也会双耳先听一次再单独左侧听几次(双耳能听懂,左单侧不能)。缺点就是都是鸡汤文,听久了打盹~

听人读书

偶尔会让老公给我读书(单左侧听),有时候是他读一句,我重复一句,一句一句的核对听对了多少,听错的再让他读,依然听错的话,会让他反复重复听错的音与正确的音,在两者之间对比细微区别,反复记忆。之后再整篇读,继续找出听错的词做标记,第二天再听一遍这些字词,以便加强记忆。

有时候会让他先读整篇,感受整体能够听懂多少再进行单句跟读。有时候会双侧听一遍再单侧听。这种训练,由于太费时,太缓慢,通常我并没有耐心坚持,每次都是从受了什么刺激要励志练习的时候开始,最多坚持4、5天。

但是,这种方法才是最有效最稳妥的方法,亦是语训学校使用的方法。有条件能坚持的尽可能用这种方法。我是懒惰+喜欢走捷径,所以在我双耳可以听清的状况下,绝对不可能坚持得住这种方法。

因为自己的懒惰,顺便脑洞大开的思考了下为什么成人语前聋(没基础的)语训的效果几乎都微乎其微:除去错过听觉语言发育期这个不可逆的特点不说,第一,成人接触的语言环境复杂,重复量少,语气多变无规律,不像幼儿那样有得天独厚的课堂环境,每一堂课,老师慢条斯理的讲课,学科多,语速缓和,背景安静,内容覆盖面广而语言浅显简单,重复量大,这个过程是持续进行的,从小到大多年循序渐进累加的结果,而成人却都想要短短1、2年内达到惊为天人的效果,又不具备这样的语言环境……第二,成人没有学习的耐心,做不到像小孩那样一天、几天只反复学一首儿歌一段对话,学习能力也退化……不知道如果按照小孩成长的标准去训练一个没有基础的成人,多年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嘿嘿,这当然是我脑洞大开的幻想。

自己读书

这点仅限发音标准的人。自己读书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快速感受和回忆正确的语言声。但是自己读书,因为知道内容,并且是多器官协同进行,对于强化声音记忆,并不具备太好的效果。更适用于纠正自己的语速、发音……(发音不准的人可以在读书的时候让人帮忙纠正错误,同时练习发音,可以和第4条结合成一体)

最后最重点的是,无论哪种方法,一定要有意义聆听,用大脑去记忆、思考,用心去体会、感受。而不是稀里哗啦听一堆,根本不去关注听没听懂,记没记住。要重质而非量。哪怕一天只记几句话,日积月累增加内容,也比一天听一大堆啥也听不懂的内容有效果。

还有很多人认为做完了耳蜗,就能听见声音了,能听见声音就能说话了。然后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就怨天怨地,诋毁耳蜗。这种思想万万不可有。听见声音不代表听得懂,听得懂也不代表会说话。训练聆听,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哪个婴儿一生下来,就可以听得懂,会说话呢?一个听力正常的婴儿,都需要1-2年的积累才可以慢慢学会听懂、学会说话。更何况本身就错过了最佳的听觉语言发育期的人呢?据我统计,能开机秒懂的都是语后聋且耳聋时间很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