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从0到1,从1到N:中国人自己的人工耳蜗背后的故事 |
作者: 文章来源:创新浙江 点击数 175 更新时间:2017/8/14 11:57:42 文章录入:admin |
|
“ 滴水可以穿石,积沙可以成山。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坚持付出,就会得到回报。” 即将迈入不惑之年的浙江诺尔康神经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尔康)总经理李楚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勉励着自己,更鼓励着所有诺尔康人。 2006年6月,诺尔康正式创立,而其首次公开亮相则是在2010年4月举行的全国植入研究会上。 整整四年的时间,诺尔康寂静无声。 在诺尔康之前,不少团队与个人尝试着研发制造中国人自己的耳蜗,但都以失败告终。 2006年8月,诺尔康聘请了多名人工耳蜗领域的在美华人专家与科学家,并成立了诺尔康加州研发中心。当科学家们一头扎进实验室,夜以继日地挥洒汗水时,对专业技术不甚了解的李楚当起了“后勤兵”。 “为了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人工耳蜗,科学家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我不懂其中高深的科学理论,只能力所能及地做好除科研外的其他事务,让专家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做科研。”李楚说。 很快,诺尔康自主研发的人工耳蜗模型问世了。但看到模型,李楚傻眼了:整个设备有两张圆桌那么大!这样的庞然大物怎么可能植入到人们的脑中呢? 此时,公司也遭遇了发展瓶颈:研发初期投入的3000万元很快花光了,研发还要继续,后面的动物实验、临床试验需要更多的资金。这些钱,从哪里来? 李楚没有放弃,始终坚持着最初的梦想。 听说李楚在做一件填补国内空白,能让聋人回归有声世界的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他的创业队伍。他们说:“要钱,我们投,一定要圆更多聋人一个有声梦!” 与此同时,中科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同仁医院、浙医二院等单位的许多专家也纷纷加盟,形成了一支多学科的研发团队。在多股力量的汇合下,奇迹终于发生。 2009年12月,一位老兵成为诺尔康人工耳蜗临床试验第一人。当老兵再次听到老伴熟悉的声音时,不禁喜极而泣。李楚一颗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诺尔康人工耳蜗研发成功了,自己的坚持总算有了回报! 诺尔康人工耳蜗的面世打破了国外进口耳蜗对中国人工耳蜗市场的高价垄断。在言语处理器上,诺尔康推出全新编码策略和美音策略,使声音处理更加精细和准确,更加逼真。 2011年11月,诺尔康跻身由美国红鲱鱼评级机构评选出的世界100强最具创新企业; 2016年1月,诺尔康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6年12月,诺尔康技术团队被评为“2016年浙江省领军型创新团队”... 如今,诺尔康已为全球6000多名听力障碍患者带去声音,拥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119项,已获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 更令人兴奋的是,诺尔康人工视觉产品也已顺利通过动物临床试验,将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在不久的将来面世,实现让看不见的人看见! “其实诺尔康所有的产品都离不开人工智能,离不开脑机接口。”李楚说。 “神经疾病患者的康复曾一度深陷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而脑机接口为驱散这一黑暗送来了耀眼的光束。”李楚说,无论是诺尔康人工耳蜗、诺尔康人工视觉还是诺尔康偏瘫全瘫类刺激器,都是基于脑机接口发展而来。 李楚表示,“脑机接口技术将日臻完善,且不断开拓全新的应用领域,真正帮助更多的残疾人重获新生。诺尔康将紧随时代潮流,坚持为残疾人谋福祉,真正实现‘让听不到的人听得到,让看不见的人看得见,让站不起来的人站起来’三个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