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康复训练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486 更新时间:2013/7/31 14:28:50 文章录入:毛毛虫 |
|
一、概 述 由于严重的听力障碍会对语言的形成和发展造成极大困难,所以会进一步影响到听障患者知识信息的获得、心理状态和人际交往,从而可能对其将来的生活、工作和家庭都产生负面作用。因此,尽早帮助他们获得有声语言,能够和健全人群共同活动、交流,会大大改善其整体生活质量。 要使聋儿较好地获得有声语言,就要为其尽早佩带合适的助听设备,抓住语言发展的敏感期,进行科学的听力语言训练。科学的听力技术是聋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前提条件。很多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不能通过助听器获得满意的听觉补偿,导致他们难于掌握有声语言,无法回归主流社会。多导人工耳蜗的出现为这一群体提供了听觉重建的有效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始逐渐增加,并且由原来的只能用于成人扩展为可应用于语前聋的儿童。手术的最小年龄界限也一再降低,现在已可以对10个月到1岁的聋儿进行手术了。到目前为止已有几万名聋人接受了人工耳蜗手术。 我国于1995年开展了首例成人语后聋多导人工耳蜗的植入手术。1996年进行了首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手术。自2000年开始,随着人工耳蜗在国内使用时间的延长和新型产品的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人工耳蜗植入后听力和语言发展的效果。并且由于价格的下调,从经济上更多的人可以接受。因此,近几年人工耳员植入者的数量在迅速增加。由2001年的数百名增至目前的近2000人。而且3岁前的小儿植入者比例提高很快。术后言语康复训练的需要变得越来越迫切。 随着新型助的设备的出现,一些传统的聋儿训练方法已经跟不上先进听力技术的发展了。美国、澳大利亚等人工耳蜗发展较早的国家开始对原的康复方式加以改变,摸索更适应新技术的语训方法。以和为首的听障康复人士于80-90年代开始倡导听觉口语训练法。所谓听觉口语法是借助助听设备,将听觉、语言、认知依其自然发展之程序结合起来,在有意义的情境中透过会话式的互动,让听障儿童学习倾听说话。它十分注重残余听力的运用与口语的表达能力。听觉口语法必须在没有视觉线索的情形下先将听觉加以发展,否则听觉或视听并用的技巧不会建立起来。但听觉口语法只适用于有适当残存听力的听障者。由于国际上助听设备的发展,很多听障患者都能获得一定的听觉补偿。因此,Ling认为听觉口语法应当是听障儿童家长们首先要试用的方法。该法不仅适合于人工耳蜗术后患者,也适用于佩带助听器后听觉补偿比较理想的聋儿。 听觉口语法强调以语音而非周围环境的声音作为主要的听觉刺激,语言是为交流而存在的,交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它认为聋儿在听觉、言语、认知等方面的发展与正常儿童相似,只是在开始时发展速度较慢。 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有AV中心,以听觉口语法对聋儿进行训练。 我国开始人工耳蜗手术时,术后言语康复训练领域还是一片空白。有些地方对耳蜗术后聋儿仍沿用传统的训练方法;甚至有一些训练者错误地认为人工耳蜗可以为聋儿提供非常理想的听觉补偿,所以,不用再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术后训练。导致一些孩子耽误了宝贵的时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而这种影响可能终生都不能弥补。实际上,人工耳蜗的植入虽然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听觉补偿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戴上耳蜗自然就可以能听会说,语训教师和家长都要做好思想准备给植入者进行刻苦的听力语言训练。术前听力语言基础越差、年龄越大,术后训练的难度也就越大。 二、人工耳蜗术后训练原则 1、在听觉训练中尽量避免视觉辅助手段的介入 聋儿在接受耳蜗植入以后,需要一个听觉培建的过程。要达到听觉培建的目的,就需要给他大量的听觉刺激。如果让他们看口型和手势会影响其听觉能力的进步速度。这一点已经在很多地主都得到了证实。同样是五岁做手术的孩子,术前听力和语言基础差不多,都是采用唇读和人交往。术后一个强调通过“听”来康复学习;另一个则是一直采用“听看结合”的方法训练。一年以后,两个孩子在听觉和语言水平上都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听觉能力。 2、每天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化听觉训练时间 无论在中心还是在家里,都要坚持一对一的个别化训练。特别是在训练初期,这样有利于减少噪音和培养其听觉注意力。 3、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没有目标经常会造成孩子的发展不够全面系统。目标制定过低或过高都会阻碍聋儿的进步。一个四岁做手术、完全依赖唇读的孩子的家长在孩子刚刚开机时就要求他马上学会辨听,为此对孩子进行体罚,造成孩子惧怕聆听,不原做听力训练。这就是目标设定不合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4、听力训练要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多采用活泼有趣的形式和丰富直观的玩教具。这样能够使孩子乐于参与训练活动。 5、听力训练要与语言训练相结合,不分先后。 每个孩子都有语言、智力、情感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期,而且都是在3岁左右。所以我们要抓紧时间将听力、语言、智力等方面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分先后。 6、要给聋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声音,教授的语言内容要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我们给聋儿提供的声音应该具有丰富的变化,首先要教给他们经常能看到和经常使用的语言内容。 7、在训练初期,要从聋儿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很多家长询问听觉训练初期应该采用那些词语。其实没有统一的规定,我们要考虑每个聋儿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熟悉的词语内容入手。如果孩子没有熟悉的语言内容,就从他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8、在训练初期要提供安静的训练环境。当聋儿听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可以开始进行噪音环境的听取训练。 在耳蜗初期的听觉训练中,要提供安静的训练环境,以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稳定的声音信号。当聋儿听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要开始进行在噪音环境中的听取训练,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噪音环境中抓取信号声的能力。 这种训练也要有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信噪比应随聋儿听力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另外,开始训练时可以选择柔和的音乐,以后可以变成快节奏的音乐或歌曲,之后可以用一些人说话的背景音,这个干扰程度就大大提高了。 9、坚持鼓励的原则 在训练中,特别是初期阶段,训练者要坚持采用鼓励的态度。在听觉培建的最初阶段,难度会很大。这时训练者要有耐心,不能急噪。经常的训斥会打击聋儿的自信心,容易造成他抵触康复训练。 10、定期评估 为了全面了解聋儿的康复情况,合理地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我们要定期给他们进行能力评估。另外,我们通过定期评估的结果比较可以发现孩子进步,这样会帮助我们有更多的信心。有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录象进行评估记录。没有录象条件的可以用日记、周记等形式记录下孩子每天语言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采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发行的“听力语言康复评估卡片”中的内容进行评估,通过对比每次评估的准确率和他的语言等级能发现孩子的阶段差异。该评估的工具和方法非常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