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聋幼儿因失聪,听不见或听不清声音,严重妨碍通过自然途径交往获得语言,影响了其认识水平的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证明:3-6岁是幼儿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语言学习在大脑皮层的烙印最为深刻,学习效果也最佳,聋幼儿尤其如此。为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我校开展了聋幼儿早期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工作。
针对聋幼儿语言障碍,抽象逻辑思维形成较晚的特殊性。我们从早、从小抓起,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反复有序的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引导家长积极主动参与,使聋儿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
二、面向聋儿实际,提高语训康复的效果
1. 组织综合主题教育,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综合主题教育,即从聋幼儿实际出发,在一个阶段中围绕一个主题,让聋幼儿通过充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来获得最佳的整体性的效果。每周就一个主题进行教学,主题内容依赖于生活实际。每天的学习内容相互联系,内容步步深入,循序渐进地进行。
例:某一周学习内容是“黄瓜”,我们分了四课时来学习认识。第一课时是认识黄瓜,其中不但要学习说“黄瓜”,习得其语言发音,还要了解黄瓜的颜色、形状和食用等;第二课时学习拿黄瓜,并加一句式练习,“××拿黄瓜”;第三课时学习洗黄瓜和“××洗黄瓜”;第四课时学习“吃黄瓜”和“××吃黄瓜”。通过一周“黄瓜”这一主题的学习,聋幼儿不但学习了“黄瓜”的语音,认识了这一实物,同时也学习了围绕黄瓜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理解掌握了动词“拿、洗、吃”,培养了其认识黄瓜的综合能力,尽可能地将聋幼儿语言学习与认识事物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2. 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聋幼儿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要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聋幼儿又因失聪,只能借助于视觉、触觉和动觉等感官及其协调活动来认识世界。让聋幼儿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这样才有利于聋幼儿获得知识掌握语言,形成概念。
1-创设情景,培养兴趣,引导乐学。
聋幼儿较为好动,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法,注意在课时和游戏活动中环境的创设,动用游戏的情景,注意教育的直观性。
例:角色游戏,模拟真实事物,主动参与学习,从让我学到我愿意学,从无意注意培养其有意注意,提高了其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2-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康复训练。
聋幼儿因失聪,造成了他们舌头功能的退化,为了让他们获得一定程度的康复,就要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在发音训练前,做一做舌体操,让聋幼儿逐步恢复舌尖功能,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聋幼儿感知教师的发音部位动作,再跟着模仿再现,并结合反复有效的训练,使聋幼儿在不同基础上得以不同程度的康复。
例:模仿法。让聋幼儿把手放在教师胸前,感受其起伏运动或用手感知教师口中呼出的气流,以了解教师发音时呼吸的情况,并跟着模仿,也可以用手触摸教师的喉部体会发音时的振动,借助残余听力感知教师发出的嗓音,模仿发音。
3-组织孩子走出教室,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领悟生活语言的内涵。
例:学习买东西,聋幼儿不理解买卖的含义,这时,我组织幼儿到商店去,领悟“买卖”这一知识的内涵,以掌握句式:“我买××,爸爸买什么,阿姨卖××给我”等等,这样聋幼儿不但理解了买卖的含义,复习认识了人物和实物,同时也认识了商店,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了“买卖”这一语言概念,掌握了它的运用方法。
3. 因材施教,分类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聋幼儿康复的年龄跨度较大,从3岁到6岁不等,某些甚至年龄更小或更大放在一个班。因此分类教学对特殊教育来讲尤为重要。根据每个孩子的身心特点、智能需要等方面的差异,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实施分类教学。差异的分类,就其形成而言,目前有以下四大类别:按年龄大小分类;按残余听力的状况来分类;按智力与能力水平分类;按兴趣与潜能素质分类
在教学中,我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差异教育,结合聋幼儿年龄、听力、智力、能力的特点,运用各方面渗透的原则,培养聋幼儿的能力,使聋幼儿在不同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提高。
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结合中秋节活动,认识月饼,拟出4级问题,让不同程度的聋儿达到不同程度的目标。(这是什么?月饼的形状是什么样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什么时候吃月饼?)
同时,在教学评估中,根据各人的情况和差异,评估的标准因人而异,只要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给予充分肯定,只要他们尽了力,就给予鼓励,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三、成果与设想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家长的密切配合下,“铁树终于开了花”,我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给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以今年一年为例,我们收训了11名聋儿,有三名聋幼儿通过了市级康复考试,取得了一个一级,二个二级的证书。小年龄的幼儿从不会发音,到能看口形模仿发音。某些聋幼儿还学会了简单的句子。例:我叫××,××拿什么东西等等。
语训康复的成功为聋幼儿将来进入学校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质量起了铺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