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Baidu         Baidu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聋儿之家 >> 语训康复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按钮,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豆瓣网、腾讯朋友、QQ好友和空间等处!
时无刻、无所不在--安排利于儿童语言沟通的环境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6月19日 来源:中国特殊教育网   录入:毛毛虫    

  • 一、前 言

    语言的发展与学习必须在适当的情景下;也就是所谓的「语境」下学习语言才显得有意义,因此,语言的功能是受环境的影响。近来研究报告指出,老师若要提升孩子的沟通能力,对于教室里的环境编排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平日笔者在语言治疗的咨询或研讨会的场合里,碰到家长与老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怎样来教导其子女子弟学习语言?如何开始教?需要以何种方式来教?又需要哪些材料?而笔者的答案是:「语言教学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只要能提供互动与沟通的环境,那么,孩子的语言即可获得发展和学习」。

    二、语言沟通环境

    社交性和物理的环境皆可提供有利于幼儿沟通的情境,物理环境包括教具的选择和编排;社交性环境包括周遭成人和幼儿的互动以及语言及非语言的交流和偶发性语言的使用。家长和老师们必须鼓励我们的孩子能够融入这样的环境,同时借着活动的安排来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培养适当的语言沟通行为。因为幼儿的语言学习及使用,会受到成人对儿童的态度及给儿童的响应所影响,例如:成人事先了解孩子沟通企图、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应答响应、和使用一些非口语的社会互动行为---等,皆对孩子语言的获取及成果都有影响。

    假如家长和老师们都知道调控物理与社交环境来响应孩子的语言使用时,双方沟通就能产生关联。另外,当确定孩子的沟通企图有作用且予以及时增强,那么自然而然也就帮助孩子联结语言与环境的关系。换句话说,即是希望家长及老师们能够利用自然环境与随机教学,促使孩子去模仿与实时的去推敲语言的意义,进而扩展孩子现有的沟通技巧。

    三、安排语言沟通环境

    安排环境的基本目的是让孩子有事情需要沟通时增加孩子对环境的兴趣,平日家长和老师们必须管理及安排环境,以便能促进孩子能有所要求及有能力下结论,也有助于语言教学。应用环境的安排来促进语言学习其意义包括下列:

    1.主要重点在于让学习语言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2.提供一项中介以增加孩子对教材和活动上的兴趣。

    3.提供给成人使他们能鼓励孩子去使用语言,并希望他们能对孩子所有的行为动作有所响应。

    4.让语言学习与因环境中已建立起来的一些有趣活动之间连结关系,使语言学习成为实质有用的项目。

    任何有心想要使你的孩子或子弟在语言沟通方面能够有所进步的话,底下提供的七个有利于儿童语言沟通的安排环境策略,可以好好考虑并使用。这些策略将能够激发孩子在环境中想要与人沟通时的意图,以及延续这份沟通意图和任何尝试的动作行为。其次,可以增加大人对孩子语言的立即性提示反应,此种提示可以因此诱发孩子的沟通,建立更稳定的语言学习基础。

    四、安排利于语言沟通环境之策略

    1.有趣教具的安排

    孩子喜欢的教具和活动在环境中要能有效的利用,而幼儿最有可能从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中开始想要与人沟通。因此,提高孩子环境的兴趣,可增加孩子在环境中使用语文的机会及老师教学语文的时机。老师们通常能够知道每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和教具有哪些,或是利用平日的教学会议里,可以讨论出一份简要的幼儿喜爱物清单,或是在自由游戏活动时间中,有系统的观察孩子的选择,而家长通常也能提供给老师哪些玩具或活动是孩子喜爱的。

    一旦孩子喜欢的玩具决定了之后,此时老师可利用环境中的物品来制作玩具或教具来提高孩子的兴趣,例如:有一个孩子很喜爱串珠子,那么各式各样不同形状的珠子如线轴都可以有效的拿来利用或是做成教具。假如今日所面对的孩子是具发展迟缓或无行为能力的幼儿的话,那么确认喜爱什么样的玩具和教具就特别重要。对于教具和活动的变化,成人安排时需谨慎小心地检视,且确保孩子能保持兴趣;例如:一个无行为能力的幼儿喜爱各式各样会发出唧唧喳喳声音的玩具,那他就可以享受这些玩具的变化,但他也有可能不喜爱那种会发出相似声音的玩具。所以,不论在任何时间,让玩具能轮流出现使用,这也是一个激起孩子对旧玩具感兴趣的好方法,那会让玩具再度出现时,看起来就好像是另一个新玩具般地吸引孩子的学习。

    2.力所不能及

    老师可以放置一些幼儿看得到却拿不到的合意的东西,此种状况下将能激励幼儿主动提出要求去获得这些东西。这些物质可放在架子上,或透明的储物箱中或更简单地放在孩子构不到的桌边。当幼儿于群体活动时,就可增加幼儿利用口头上或非口头上的方式要求,每当孩子们要求某一特定东西时,无形中就创造了一个语言教学的机会,同时也强化了幼儿所指定东西的认知能力。因此一位老师要用鼓励语言表达和提供能引起孩童反应的东西,并要有效的强化这些反应。这种策略的有效性要被强化;可藉由\"物品的展示\"、\"命名和留意\"的方式等待孩子们提出要求。例如:在点心时间或烹调活动前,老师可将要烹调的东西放在桌边即孩子构不到的另一边,鼓励孩子们提出要求想要的东西。对能力较低的孩子可能只借着手指或凝视来获得接近这些东西,而更多训练有素的孩子们可能会被鼓励使用符号、文字或甚至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老师们必须不要一次对孩子们使用太多的沟通要求(即一次给太多指命或要求),这会使孩子感到挫折。在每次活动中,老师要在要求东西答询方式及独自游戏的方式间,谨慎的拿捏与孩子间的互动状态,以免造成反效果。

    3.部份给予

    有时候提供少部分却令幼儿喜欢的材料,如:积木、蜡笔或饼干?等,是安排环境促进沟通的一种极佳的策略。当孩子享受一个活动的乐趣时,可得到成人控制材料的数量,使得孩子要完成这个活动时,只拥有所需材料的部分。当孩子使用最初供给的材料时,很可能会要求更多一些。在不足部分,提供一个有创造有趣的材料情境,给孩子在被鼓励布置好的自然环境中,表达他们需要额外的材料。举例来说:在点心时间,成人借着提供少量果汁,一部份的饼干,来鼓励孩子,而不是将饼干一次全部给孩子(效果不好)。一个喜欢注视老师吹泡泡的孩子,可趁机鼓励其需求欲。如果老师吹一个或两个泡泡,然后再等待孩子来要求更多,此时也就创造一个让孩子学习与人沟通表达的好时机。一旦孩子用其未成熟的语言要求更时,老师便可利用时机扩展与延伸其语言,塑造与激发孩子们沟通的欲望,提供实用而有效的语言学习。

    4.安排可作选择的环境

    为了鼓励孩子因应不同的情境去学习语言,可以在活动和素材上有两种或以上的方式时先呈现给小孩,同时可以先以\"非口头\"上的方式,一旦孩子有机会选择自己较喜欢的项目时,便鼓励孩子做选择。例如:大人拿着两个不同玩具(像一个黄色大倾卸车和一个红色小积木)以期待孩子用口头上或非口头的选择(要求),如果孩子用非口头的要求,大人可以去激励他们用言语表达(\"告诉我你想要什么\")或是简单示范如如何响应(\"黄色卡车\")孩子口语的需求可以沿用他们语言的延伸(\"你想要黄色卡车\")或用实物让他们做2选1来选择(\"请给我黄色卡车\")。

    5.要求协助策略安排

    创造一个儿童可能需要大人协助的情境,以增加他们表达所需的可能性,也就是提供具吸引力的教材但儿童需要协助才能使用或完成的情境,可以鼓励孩子主动寻求大人或同侪的帮助,例如:一个需要上发条的玩具、一个需要协助才可上去玩的秋千,或开一瓶未开封的泡泡罐,这些题材都是可以提供一个非语言的提示而需要寻求协助的例子。

    6.无法完成的活动

    制造一个「无法完成的活动」,即藉由不提供(例如:给孩子颜料和水却没有画笔或任何指示),或者可以阻碍他们完成一项工作的其它东西的情境。这些需寻求协助的情境策略会促使孩子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指出哪里有错或少了什么东西。首先,儿童必须先决定什么是他们需要的,这\"发现\"需要靠大人提示,材料的不足能暗示孩子去表达什么是不对的或什么是被需要的。一个「无法完成的活动」对语言发展是相当有效的提示,尤其当给予的提示很明显且孩子的认知技巧已被充份发展能轻易而迅速的发现到不足的材料是什么时效果更佳。「无法完成的活动」应该是藉由老师在一个温和且动人的态度上被实行出来的,而这个活动过程宜简短才不会让孩子有挫败感。

    7.安排荒谬可笑的情境

    最后一个环境的策略,可以鼓励诱导孩子主动沟通的方法就是设定违反一般行为模式的夸张或愚蠢情境。譬如说:大人可以穿上孩子的鞋子,或者于点心时间,把积木放在盘子上,取代一般的饼干,这样子的情境,可以使孩子有语言或肢体上的沟通与表达的机会和意图。

    对孩子来说这种有违常理的环境安排应该每天都要有,让他们在学习一般规则的生活作习同时,可以期待有一些特别的事发生,形成一种期待与有趣的生活态度。

    所以,当有一些无法预测的事发生时,孩子或许会很努力的寻找沟通的模式,不过,这些策略适合于一些单独的生活技能,以及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作习情境中来作安排。又譬如说:孩子总是将衣服,放在特定图案的柜子上,如果,将柜子换上不同的卡通图案时,孩子便能很快发现柜子的不同,但是,柜子如果没有所谓的特定图案时,孩子或许很难发现有所不同的地方,那就无法运用这一种安排环境的策略。

    五、有效的运用策略

    为了使这七个策略有效运作,老师必须以孩子为主。老师必须注意到孩子们对什么感兴趣,并且找出引起他们注意的相关线索,鼓励孩子进行沟通的意图。透过观察孩子的兴趣,定义出孩子喜欢那些材料和活动,然后大人就能选择最适合孩子语言发展的辅助教具。

    在环境安排的策略上,非语言的暗示应该随着时间而逐渐减少。这样孩子才会对环境中有兴趣的事情响应得更多,对大人的暗示需求减少。例如:起初当老师伸出握着不同玩具的双手时,老师耸耸肩,皱皱眉,歪歪头,可能是必要的,这样以便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向环境和做选择的时机。当孩子变得更擅长于表达本能的要求时,就应该给予更不明显的非语言提示。

    环境策略的使用必须适合于每一位孩子对环境的认知程度和反应。例如:把外套放在孩子的后方并且等待孩子来发觉外套在那里,如
    果孩子不能在这样的层次上解决问题,可能就须要额外其它的暗示。为了获得有效的环境策略,大人必须调整适应每一个幼儿的层次,并且所提出的暗示一定也是孩子迫切要响应的。

    六、结 论

    儿童时期是发展语言沟通的黄金时光,而语言的学习应是在一切是自然的情景之下才有意义,安排一个自然、生活化、有趣、相关实用的语言沟通环境将是所有关心儿童语言能力问题人士应注重的课题。尤其当孩子们对环境的安排有反应时,大人应响应孩子们沟通的企图,且最好是能立即的回馈、支持性、以及以正面的情感的响应,这些将深深影响儿童沟通的意图与学习。正如所有自然主义的教学过程的运用,安排一个有利于儿童的语言沟通环境应该是无时无刻、无所不在、值得推广、受肯定的,而且是为增加孩子们的语言使用能力和他们与大人的互动而设计。

 
上一篇文章:小儿言语性障碍
下一篇文章:小儿言语障碍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