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普教学校从教30余年,到特殊教育学校时间不长。这是一所对听力残疾儿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并设有语训部。语训班的老师全是女同志,是聋童的妈妈、老师和朋友的“组合体”。生活中她们是妈妈,关心照顾聋童无微不致,细心呵护;学习中她们是老师,为读好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口对口地教,有时捏捏鼻子,有时按按喉节,为聋童矫正口形,练习发音。即使在加餐时,也教孩子们说出:“饼干”、“橘子”、“香蕉”等,孩子们发音带出的唾沫喷到老师脸上,老师连擦一下都怕伤了孩子们的自尊……;游戏中是朋友,扮演母鸡或老鹰,和孩子们一块玩《老鹰捉小鸡》……。我敢说老师们是尽职尽责的,她们非常辛苦。但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总是事倍功半,难尽人意。看这些孩子们并不笨,并且很聪明。是天公对孩子们太不公平,还是教法有什么问题?
资料显示:3—6岁幼儿的教育其主要任务是使学龄前儿童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幼儿期被剥夺了智力刺激的儿童,永远也达不到他原来应该达到的高水平。”人的幼年期是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3岁儿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脑重量的三分之二,脑细胞间的联结,到3岁时已完成80%。另外,大脑智能的发展,出生六个月时便达到成人潜能的50%,到3岁时就能达到成人潜能的80%。为此,笔者认为聋童也毫无例外地遵循这一发展规律:聋幼儿期是形成其知觉的敏感期,是整体模式识别和自然记忆能力的高峰期。所以要坚持“扬其长,促其短”的原则,开展对聋童的教育。聋童视觉是“长”,汉字是图形文字是“长”;聋童听觉是“短”,说话也是“短”。聋童在入学时一般没有语言,为了克服听觉障碍,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种聋童语言,作为其母语来帮助他看老师的口形变化和书面语学习语言,在辨物、识字与说话手口并用中从而启迪和激发聋童学说话的欲望。如果聋童第一语言手势语的学习在聋童哑哑学语的幼儿期铺展开来,既抓住了孩童学语的最佳期,又适时地开发了聋童的智力,使之不白白荒费其渴求吮吸知识的幼儿时期。若聋孩子有了手势语这一工具,势必比那些一片空白走入学校的聋童更易理解和接受学校所传授的各类知识。
我们知道,一定的语言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文化是自然力造成的,在经历过漫长的岁月演变,去芜存菁,逐步形成今天的风貌。聋人文化教育也随着社会的进化,凭借这种自然力在无声中完全依赖视觉吸收资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殊文化,也形成了以手语语言为中心的特殊思维方式。我们的聋教育忽视了这一点,却费力地去编写特殊教材,又费力地去教聋哑人学说话。其结果呢?出了校门的聋哑学生几乎没有什么说话能力,知识大多也是因陋就简,囫囵吞枣,不能系统运用。这种普遍的低效率状况应是改变的时候,这一点国外的先进聋教育方法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最近笔者查阅了不少文献并在网上阅读了大量资料。有一网友介绍了挪威手语聋教育的情况。挪威采用的是双语教学法。“何谓双语教学:即为运用本国手势语学习本国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语),其宗旨在于使聋人既能娴熟准确地运用自己的手势语,又能借助其顺利地辅助学习第二语言——本国语言,直至正确地掌握书面语或口语,提高聋人的文化素质,使之于健全人具有等同的知识底蕴,并可与正常人群体进行无障碍交流。简单地说就是运用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挪威的聋人教育是儿时重聋人手势语的学习,高年级阶段则反重视挪威手语和口语的学习运用了,且数年下来学习成效与正常人平起而坐之。”在英国已经形成“聋人手语是一种语言”的共识,新生入学首先教聋人学习手语,以奠定学习基础,然后在手语的基础上再教书面语写作(合称双语)。英国语言学家认为,如果先教他们学习阅读,聋生会碰到很多不懂的词汇,会使聋生丧失学习信心,通过学习手语,让他们学习写作,学生可以选用学习的手语词语来表达学习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功感。为了证明双语教学法是聋教育最佳途径,英国伯明翰大学教育学院的苏珊教授举例说:聋人家庭来的聋童,其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往往高于健听人家庭中的聋童。在我们的聋教育中,学前和低年级阶段多重口语,尤其是学前语训班杜绝手势语的学习和利用,中年级则手口同步,高年级聋人手语充溢于整个课堂,其教学收效举步为艰,相形之下不得不信令人有所思考。
俗语云:条条大路通罗马。我们何妨另辟蹊径借助国外对双语教学的探索经验,做番适合我国国情的双语教学尝试,让年幼的聋童也尽情地领略享受一下自己的母语带给自己的实惠。建议做法是:
一、因人而异开展双语教育。这是建立在聋幼儿个体条件差异大,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佳发展基点上的。每个聋童听力损失程度、听力补偿效益、智力发展、语前聋还是语后聋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一刀切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往往难以在每个聋童身上奏效,必须根据每个聋童的实际,采用适合的语言教学策略,使那闭塞的小生命的生活与思想跃动鲜活。
学习语言(说话)应是对每个聋童的普遍要求。但对语音清晰度应从聋童的个体条件出发,对听力补偿效益(配戴助听器)好的聋童,尽力提高发音清晰度,说的话要使人听懂;对听力损失严重、听力补偿不全的聋童,则侧重看话,模仿口型说话,边说边打手势语,以正确表达他们的思想内容为准。
二、寓教于游戏之中,在游戏活动中,激发聋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是儿童生理上的需要,在游戏活动中,聋儿的兴趣浓厚,这时教师要及时用言语进行指导,帮助聋儿用手口并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如:在进行角色游戏“娃娃过家家”时,教师要先对角色进行了分工,“谁做爸爸”,“谁做妈妈”,先把角色分配好,然后按角色开始游戏。在认字过程中,将文字卡片与事物联系起来,在师生互动中,让聋童将文字卡和实物对应起来,正确地见文字指物或见物拿文字卡。“文字是写的语言,还有注音,它有留有清晰、稳定痕迹的特点,聋童可以从容地依它学习口语,学习说话。”所以在认字过程中应同时有语言:教师边说边让聋童认字,聋童也跟着动口说,语言不作严格要求。聋童在玩中尝到学习语言的甜头,从而激发学习说话的欲望和积极性。
三、在交往活动中,引发聋儿学语言的兴趣。语言训练的目的是进行语言交往。聋儿由于缺乏有声语言,他们在交往时,往往用一些手势、表情、动作或者用一些自然的语声“呀”“啊”等表示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对聋儿这种初始的交往意识要及时给予鼓励,并适时地教给他们正确的手势语和口语来表达愿望和要求,让聋儿从中体会正确使用手语和口语的必要性和优越性,从而培养和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在交往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聋儿尽量用口语来表达思想。
四、用讲故事训练聋童熟练使用手语和口语的能力。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利用这种形式进行双语教学。在讲故事时必须充分发挥聋童听觉作用的同时,发挥其视觉的作用(视觉也是聋童学习语言的重要器官),听觉和视觉相辅相成,以不同的侧重点培养不同聋童的听话或看话能力。鼓励聋童大胆地参与讲故事,对语言难以听清的可准许用手语表达意思,正确的就应给予肯定,不能因语音不清晰而加以否定。
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聋童学习语言的兴趣。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教师为聋儿创设的有利于发展聋童语言的一个静态的、动态的、聋童也能参与其中的环境,同时,激起聋童自发地学习语言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探究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种认识倾向,兴趣可以引导人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甚至超越本人的能力极限。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说过;“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因此,在学前语言训练和双语教育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聋童的学习兴趣,培养爱“说话”的习惯。
另外,还要注意“读写并举”,让聋童把说不清,手语也表达不清的内容,用文字写出来。“书写”是聋童学习语言并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条件,不可忽视。对聋童还要加强手工课、体育课、劳动课、计算机课的学习。这些对补偿他们听觉缺陷有一定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多种语言:书面语、手指语、手势语、以及体态语进行教学,通过多种渠道使每位聋童都能在自身条件下学习发展语言。我们知道文字是语言符号,同样手语也是语言符号。如果一定的语言符号不与一定的实际意思联系,它就成了毫无意义的符号,用手语去演示课文,讲读书面语,乃至靠手语理解音义,这就是当今国际上流行的聋童双语教学法精要。聋人手语对聋人来说是最好的语言,是聋人交流和学习知识的手段。作为聋教育要以人为本,就不能无视这些特殊的因素,聋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将聋哑人教育成为德才兼备的双语文化者。
聋童语言训练与双语教学和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经验直接相关,所以教师要经常反思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我教学能力。语言训练与双语教育和创设情景联系密切,在情景中师生沟通、互动,也是聋童学习语言的有效途径。这些都是重要因素,不可小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