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能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2008年12月,2岁半的女儿被确诊为极重度神经性耳聋,并伴有大前庭综合症。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我感觉整个天空都塌了下来。我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医生开药,徐教授故作轻松地安慰我:“这个不用开药,只需要赶快配助听器,多和她说话就行了。”
他的话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当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戴上助听器,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是女儿对助听器的排斥、哭闹,随之而来的一切让我清醒了:现实过于残酷,女儿的康复绝非易事,上天注定我们要辛苦地去培养这个孩子。
哭过,心痛过,冷静下来觉得时间就是希望,我买来了大量的康复书籍,如《听清楚》《说明白》《启智慧》......认真学习后,我决定把女儿带到我工作的偏远农村学校,一边工作,一边教她听和说。
女儿会叫爸爸,我就先从她会说的ba音和熟悉的自然环境声入手,利用自己的小学教学经验,把她也当成学生,每个月都制定了总的目标和计划。早上的口舌操和听音,下午雷打不动的一个小时语训,以及晚上的看书、听故事是每天都必须完成的。
小家伙一开始怎么也不愿意开口,一教她就哭,怎么办?我尝试着拿出她感兴趣的玩具和她边玩边教,在游戏中学习。当她不肯开口时,我会微笑地看着她,但是拒绝给她玩具,她只好乖乖的跟我模仿。虽然说得不清楚,但是她的爱叫和爱表达,我觉得非常欣慰。
语言康复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仍记得在教p音的时候,我一遍遍的重复p,可是她总说成b。让她用手感受气息也行不通。整整两个星期,这个声母就是说不好,我烦恼得晚上怎么也睡不着。爱人安慰我说,别急,慢慢来,换一种方法试试看吧!
后来我想,小时候经常玩吹纸青蛙的游戏呢!或许可以试试看。于是我把折好的小青蛙放在小凳子上,嘴巴靠近,用发p的气流让小青蛙向前移动。女儿很感兴趣,马上凑过来学着做,一开始她仍喷着口水,涨红着小脸发出b音,在玩过吹纸片,吹青蛙,吹蜡烛的游戏后,她终于掌握了发音的方法,我又翻字典找出声母是P的词语:枇杷、爬、盆......一个一个教。
女儿总爱把“f”发成“b”,我仔细琢磨,原来她不会做咬唇运动,在坚持做了一个星期的唇操后,她发出了“f”。
学得多了,忘得也快,为了防止她忘记学过的词语,我经常和她玩丢色子的游戏,丢到几就把纸上的词语读出来。为了让她学会反义词,我把写好词语的纸贴在扑克牌上,在打牌的过程中学习。在游戏中她不但学会了许多词语,还会用“我要、我不要,谢谢”等表达。
另外,我和她一起制作了剪贴本,比如:学会了“白菜”这个词语,我会从收集到的超市海报上剪下图片贴在本子上,用笔写上对应的拼音和汉字。每天晚上睡觉前,女儿都会拿剪贴本自己看图、认字,时间一长她不但记住了图片,而且认识了大量的汉字。
有了初次的成功,我也更坚定了信心,并加大了难度,和他比赛用剪贴本上的图片来说一句话,看谁说的长。一开始她只是模仿,渐渐地,他也学会了自己编句子。三岁时,卡片和玩具已不能满足她学习的内容了,我便坐车带着她去镇上的超市、公园、菜市场、火车站、医院学习更多知识。
为了让女儿认识更多的朋友,能更好地交流,在女儿三岁半时,我大胆地把她放到了单位的幼儿班,让她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学习半天。女儿有了非常大的进步,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语言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我买回了大量的绘本,和她一起读,在看书的同时,学会了拼音和许多抽象的词语,女儿的词汇量大大增加了,而且非常喜欢阅读。再大一点后,我让女儿自己制作绘本,把一天中有趣的事画下来,并且写上一段话,这不但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让她有了更好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就在我们渐渐忘记女儿存在的缺陷,从痛苦中走出来时,命运又一次跟我开了个玩笑。在一次玩耍中,6岁的女儿不小心摔破了头,缝了4针。听力又一次下降,我们不得不植入人工耳蜗。
开机第二天,女儿听到了敲门声和拍手声。第五天,她听懂了自己的名字和更多的自然环境声。两周后,助听器和耳蜗同时佩戴。在康复中心朱湘枝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强化训练下,在贺楚峰医生的仔细调试下,女儿对每一个程序都能较灵敏的感知,每天早上一起床,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拿出耳蜗戴上,打开手机上的音乐边听边哼,还满足地说真舒服!
现在女儿8岁半了,是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她成绩优秀,有许多好朋友,本学期还当上了学习委员。但是每天的语训,不时地提醒她注意语速已经成了我的习惯。
阳光总在风雨后,曾经的风雨让我们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但是,只要坚持在康复的道路上不懈努力,那就一定会迎来雨后的阳光和绚烂的彩虹。
甜甜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