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服务网 >> 耳蜗产品 >> 浏览文章
什么?你居然是这样的人工耳蜗!
作者:佚名 日期:2017年07月18日 来源:澳科利耳人工耳蜗之家   录入:admin

寰俊鍥剧墖_20170718061948.jpg


对于人工耳蜗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有人说是自然聆听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

实现自然聆听的关键因素。


在人工耳蜗技术飞速革新的今天,有一些对自然聆听效果产生关键影响的技术,渐渐被人们忽视了



1.双麦克风



多一个麦克风意味着什么?


这项看似不起眼的技术,为什么早在十几年前,由科利耳首先应用在人工耳蜗领域后,一直被沿用到技术如此先进的今天?难以被模仿,更是从未被超越。


让我们看看双麦克风能带来什么不同



「双麦克风」

·优化言语,交谈更加顺畅愉悦。

·自动过滤环境噪音,净化声音。

·自动跟踪移动噪声源,实时降噪


「单麦克风」

·所有方向的声音照单全收,包括干扰的噪音。影响交谈。

·无法降噪,使用体验差

·如影随形的嘈杂环境,真是太糟糕了。。。



对于年龄较小的耳蜗宝宝们来说,听见声音的质量直接影响着TA们的言语发展。因此,相比于只有一个麦克风的人工耳蜗系统,澳大利亚科利耳声音处理器的双麦克风能为您的孩子提供更加自然、清晰的声音,远离噪声干扰,不错过言语发育黄金期的每个言语训练机会。



2.拥有

22个实际通道的

声音处理器



通道有什么用?


实际物理通道越多,对于原声的频率解析就会越精细。当通过植入体进行电刺激时,带给使用者更加还原的自然声音。

还没明白?让我们换个思路试试。


钢琴为什么是乐器之王?因为它琴键多呀!琴键多,每个键负责的频率就更加精细,声音听上去就会更加细腻。这也就是为什么钢琴是公认的“世界上表现力最丰富的乐器”。


琴键就好比声音处理器的实际通道

实际通道越多,传递的声音就越细腻,

使用者听到的声音也就更接近真实


实际通道数量少的声音处理器就像是提琴,因为弦少,所以分大中小,技术再好,也无法发出全频率的声音。


说完了硬件,对声音的处理技术也不容忽视:



3.编码策略


CIS时域信息+SPEAK频域信息=科利耳独有的ACE编码策略


听起来有点儿复杂?别慌,看图。


寰俊鍥剧墖_20170718062015.jpg


【CIS时域】


市面上的人工耳蜗大多使用基于CIS时域的单一编码策略,虽保证了声音的连续,然而对不同频率的声音处理效果还是差强人意。经CIS处理后的声音语谱,与左侧的原始语谱相比,你能看出这传递的是同一段声音吗???


寰俊鍥剧墖_20170718062019.jpg


【SPEAK频域】


为了弥补CIS编码策略的不足,澳大利亚科利耳自主研发了SPEAK频域编码策略并申请专利。SPEAK能够更完整地收集频率信息。使用者能够完整地听到现实中高低起伏的声音,实现前所未有的自然聆听。


【ACE时域与频域兼具】


尽管已经研发出不损失频率的SPEAK编码策略,我们仍不满足。如何能让使用者听到更接近真实的声音呢?


如今的澳大利亚科利耳用户,你们使用的是行业中独家结合了CIS时域与SPEAK频域的ACE编码策略!


只有使用了ACE编码策略的科利耳人工耳蜗,能够支撑22个电极对于声音的完整解析。ACE让您再也无需担心使用者听到的声音带着失真的机械感,时刻享受自然的声音。


来看看经ACE编码策略处理后的声音,是不是跟左侧的原始语谱图十分接近了呢?


寰俊鍥剧墖_20170718062023.jpg


接下来,来见见我们的老朋友:


智能声音预处理技术



4. Smartsound iQ  智能声

六种声音模式无缝切换


寰俊鍥剧墖_20170718062028.jpg


科利耳的智能声系统,实现了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所有声音环境的声音预处理,像是一位随身听力管家,帮助使用者时刻优化听力。


几乎所有接受访问的Smartsound iQ智能声使用者都表示,智能声技术很大程度上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让他们听见自然的声音,并从中获得快乐。



送分题:


了解了以上的四个因素,我们能发现什么规律?


答:很显然,智能的声音处理器,才是人工耳蜗系统中对聆听效果起到更大影响的部分。毕竟,使用者佩戴的小小处理器,可是承载着在极短的时间内,对声音进行收集、预处理、以及重新编码的种种工作呢!


当您做出可能影响一生的选择,我们希望您能够充分了解,能够为您带来更自然聆听的关键因素。“聆听现在,韵律永恒”是我们在四十年中不变的信条,选择科利耳,选择您的自然聆听新纪元。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奥地利最新SONNET声音处理器简介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