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Baidu         Baidu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新闻资讯 >> 聋人资讯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豆瓣网、腾讯朋友、QQ好友和空间等处!
国家一级听障聋人任媛媛:无声的世界同样精彩
作者:左正红 日期:2010年12月04日 来源:大连新闻网   录入:毛毛虫    

她叫任媛媛,曾是多家媒体先后追逐的对象。

  作为一位双耳平均听力为110分贝的国家一级听障聋人,1996年中考,她创造了高分考入大连二十高中的“奇迹”,而从那之后至今,“奇迹”并没有停止过——1999年,她又以超出录取分数线60多分的成绩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3年,她又成功考取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专业第一个聋人研究生……

  如今,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听说的有关她的成长故事,多是父母、老师、同学等人的讲述,因为交流的局限,很少有人能够面对面地倾听她的心声,面对面地与她长时间交流。其实,当你真正走近生活中的任媛媛时,你会发现:经过她的努力,任媛媛已经让自己的世界与我们常人的没什么两样———

  “我是生活的一部分”

上研究生课,任媛媛有如鱼得水的感觉。

  ■文/左正红 图/刘新斌

  见到任媛媛前,出于职业的特点,我预想出了各种我们之间可能出现的交流障碍:听不见声音,她有可能急躁;学习好,她有可能孤高;特殊的经历让其成了“名人”,她有可能与周围世事格格不入……

  其实,通过间隔一个多月的两次长时间地接触后,我发现以前的预想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任媛媛与自己周围的世界已经和谐地融为一体。

  1

    任媛媛从外表看是个标致的大连女孩,除了听不见你在她视线之外的讲话外,一对一的交流对她来说困难不太大,她可以通过和你交谈的主题,看你的口型来分析理解你讲话的内容。她说我是媒体中与她直接交流时间最长的,其他媒体都是找她的父母、老师讲她的故事,她只是坐在旁边,他们认为交流起来不方便,“如果同时与几个人讲话,我要不停地看不同人的口型,分析意思,有点费劲。”她开朗地笑着说。

  任媛媛的开朗豁达在大学老师、同学当中是被公认的。同学有什么烦恼事都喜欢与她说,“人生很短,活得不要太累”是她劝慰人家的口头禅。寝室同学处朋友因家里反对闹情绪,她开玩笑说“都疯掉了”,最后免不了宽慰宽慰这个宽慰宽慰那个,大家都不得不佩服她———一天总笑呵呵的,没愁事。“她们都笑骂我‘没心没肺’,‘没心没肺’也挺好的,愁也不能把事愁好。”大概这就是同学们喜欢她的原因,有的同学有时竟忘了她与自己不同,拉过任媛媛情不自禁地就要讲悄悄话。在大学这个集体中,她与别人没什么不同,只是说起话来有点像留学生说汉语。

  以前,本科上大课的时候,因为与老师讲台的距离远,有时很难看清老师的口型,而且大学老师的授课内容跳跃性大,记笔记是件难事,如果赶上在礼堂开大会,想让她弄清楚大会内容更是件难事,但是任媛媛总是老老实实坐在下面,听不见看不懂也要听也要看。她说这是个态度问题,起码是对老师的尊重。课后,她找来其他同学的笔记,往桌上一摊,看看这个,比较比较那个,整理出自己的笔记,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自己到图书馆填充课外营养,结果她对知识的把握从来没逊色过别人。

  现在,上研究生课,除了能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让她感到欣喜外,还有所学的特殊教育专业让她更能比健全人了解所研究的对象,谈起这,我面前的任媛媛有如鱼得水的感觉。“我们导师说,特殊教育这个专业在国内学术界空白很多,我们的不断研究随时都在填补领域空白。”目前,任媛媛已经与导师参编了有关比较初等教育学、各国特殊教育、各国女性教育方面的三本书。

  2

    “上大学以前,心态一直不错,大概跟父母的教育有关,但我并没有这么开朗。因为虽然我与中小学的老师同学们相处得很好,但是内心深处总会有孤独感,毕竟我的周围都是健全人,我的世界与他们的世界不一样,这两个世界很难真正了解。因此,学习让我找到了真正的乐趣。比如,我对英语的发音一概不知,但是通过字面的拼写规律,英语也被我学会了,不仅能通过一次次考试,而且目前能翻译许多国外资料,我的电脑掌握得好,也受益于它。”任媛媛平静地说。

  “是上大学之后我才变成现在这样开朗豁达的。因为我开始真正地接触外界时,我才认识到原来身边有许多跟我一样的残疾人朋友,而且有的很优秀,比如,我前几届的周婷婷,外省的中国第一个聋人博士唐英等,也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因为这样那样的条件限制并没有像我们一样幸运,更苦……”她停顿一小会儿,不太让人察觉,但是我感觉到瞬间她的思绪一下子飘飞到很远。

  “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残疾人存在了,他们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这样,现在的我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就应该看得开,心态于是更平和了。你改变不了世界,但你能改变心态。对吧?”这段经典如果从一个健全人的口中说出多少会有些空洞,然而眼睁睁是从此时对面的任媛媛口中说出,真真切切让我领教了什么是“掷地有声”。

  任媛媛平日里并不盲目乐观,她总在随时随地地从网络、书刊等渠道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新的信息,她担心因为自己听不到,会漏掉有价值的东西而落伍。所以,她从不拒绝时尚,但不追逐时尚。她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必要赶所谓的时髦。

  她像其他女孩子一样,也翻看时尚类杂志,了解社会潮流的最新动态,但她不会刻意打扮自己;她也依赖网络,但不沉迷于网络,网络是她认知外界的窗口,但不是唯一;她虽然听不见音乐,知道音乐与她的世界没有任何关系,谈不上喜欢,但是她能感知音乐的震动。她能帮助健全人安装音乐软件,能理解母亲喜欢唱的歌曲都是抒情的老歌,通过媒体报道知道今年街头流行“刀郎”,她明白音乐是整个世界的一小部分,不会因为与她无任何关系而消亡,她的世界也不会因为没有音乐而没有旋律。她说,生活本身是包罗万象、多姿多彩的。

  3

    在刚学会上网的时候,任媛媛与其他年轻人一样没什么选择,大众门户网站她都上过,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外界更广泛的接触,她认识到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如为自己喜欢的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做点事。现在,她圈定的必上网站是“聋人之星”和“聋人教育网”,在那里她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发表自己的心得体会,获得学习生活上的新知与指导。而且,还能参与网友发起的公益活动。

  不知道我们注意没注意过,几年前我们所收看的电视各频道都是没有字幕的,是“聋人之星”的网友们发起的“字幕工程”,使得我们的生活又多了一点人文关怀,正是这点关怀改变了中国两千万聋人的生活,他们也能同正常人一样看懂电视了。任媛媛是这次“字幕工程”报告的执笔者。“北京一个网友义务出资印刷,大概全国的有关部门、新闻媒体都能接到我们的小册子,你们单位也能有。”她得意地对我说。任媛媛送给了我一本小册子,设计很讲究,文字有理有据有情,看后的人有谁不会动心呢?今天,“字幕工程”已经广泛推开了,得归功于他们的努力。

  前天,她告诉我,自己正在做一件事——把分散的助听器消费者组织起来,定期交流一下助听器的使用情况和生活上的心得体会。“杭州这件事做得很好,我也想做这事。现在助听器质量良莠不齐,得有一个组织为他们协调,帮助他们生活上互相交流。”虽然戴助听器对她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但是如今只要是有益于特殊教育和残疾人的事儿,她都看成了自己的事儿。

  任媛媛读完研究生将来想干什么,一直是被人们关心的话题,她自己是这样回答的:这么多年来,我每走一步都没有参照的先例,所以只有走一步看一步。我不想继续读博士了,想找个有关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的工作。想做点事儿,就得先更多地了解社会才行,还想读书的话,也得工作几年之后再说。

  “以前谁能想象聋人也能用手机与外界联系呀,将来的社会对我们来说应该越来越无障碍,社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的。”任媛媛在给我讲这些道理时,好像她那美好的信念更加纹丝不动了。

  任媛媛自述

    我于1980年1月24日在大连出生,是家中的独生女。2岁时我的听力开始下降,到6岁时听力的丧失就达到了最严重的地步,确诊为神经性耳聋,病因至今不明。多年来我的父母带我辗转关东齐鲁的几个城市,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法,均无效。除了不危及生命,这种病与癌症一样,令医生束手无策。现在我的双耳平均听力为110分贝,属于国家一级听障。

  幸运的是,在求医的同时,父母一直坚持教我说话,并使我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看口型读话的技能,这使我与别人的交谈障碍减到最低。更幸运的是我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父母一直深爱着我。

  7岁时,父母克服各种阻碍把我送进一所普通小学读书,从此我一直都是所在学校唯一的一名聋人学生。此间我曾数度中途休学奔赴外地治耳,困顿种种,无须详述。在学习上,我都很少让父母操心,从来没请过家教,也没买过什么课外辅导书。父母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小学五年级时起,他们便再也不能辅导我的功课。是自幼养成的读书习惯和良好的自学能力,帮助我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那时的学习是一种乐趣,我完全跟得上当时的小学课堂教学进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常常考第一名,这一切都培养了我很强的好胜心和自信心。1996年初中毕业时我以全班第一名的中考成绩考入大连二十高中。

  三年后,高考将近,和我的同学们一样,我也在做着积极的准备。但是,由于我身体情况的特殊,我和我的家庭不得不做些额外的努力。体检那一天,测到听力的时候,医生听说我会看口型读话,便让我面对她进行测试。当时我准确无误地理解并复述了医生说过的话,这使我赢得了体检站工作人员的好感和支持。我顺利地通过了体检。

  接着,我们就托人到各高校去打探口气,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些大学会不会收我,我必须根据各大学的态度来填志愿。先是市属大学和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很爽快地表示了欢迎。但到了省属大学和重点大学,就没那么容易了。我们仅仅为了争取省教委的特批,就付出了很多很多。一所颇有名气的重点大学这样陈述拒绝的理由:“我们没有过先例。”

  许多老师鼓励我继续争取重点大学的许可,有的老师还热心地为我奔走呼吁。根据我当时的学习成绩,上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但那时,高考在即,时间上已是不容再耽搁了。于是我决定报考省属的辽宁师范大学,因为她有过招收残疾学生的先例,态度也最为热情。

  由于志愿报得低,我的压力反而不大,学习也很轻松。高考成绩出来后,我的成绩超过了辽师大当时的录取线60多分。事前充分的准备使后来的录取十分顺利。1999年9月,我正式成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一名新生。

  在大学里,我第一次结识了一些残疾人朋友,参加了一些残疾人活动。开始在一些知名残疾人网站上担任职务,陆续在《中国残疾人》、《现代特殊教育》和《人民政协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我曾出席大连市中山区残疾人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团委员,还参与了辽师大与爱德基金会合作举办的聋人教师培训班的筹备工作。

  转眼到了2002年,我已经是一名大三的学生,正在考虑毕业后的出路。出于兴趣,我开始探寻报考特殊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可行性。直至今日,我国尚没有在特殊教育领域中招收残疾人研究生的先例。我仔细查看了相关招生简章、体检标准、考试要求,没有发现一条不利于聋人考生的规定,除了英语科目的考试中有听力测试。

  当时,一般认为,与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比,考研中的英语考试相当于五级半的水平。而我当时已经在失去听力测试分数(20分)的情况下通过四、六级考试。同时,中残联一名工作者在听说我有考研的想法后,亲自寄给我一份当时刚下发不久的文件《关于听力残疾考生参加普通高校和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免外语听力测试的通知》。大连残联理事长当面告诉我:无论你毕业后想做什么,大连残联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

  在复习备考的日子里,我身边的老师、同学和亲人都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经过几位老师积极的协调和沟通,原先对我考研持否定意见的领导和老师均改变了态度,使我得以安心学习。我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也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有时候,一天之内就有好几个热心人提醒我同一个我可能没听见的消息。而对于我的选择,我的家人也给予了最大的精神支持。这一切都让我切身感到何谓恩师,何谓挚友,何谓至亲。

  2003年1月,我参加了200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两个月后,成绩和分数线陆续公布,导师杨民立即着手帮我多方联系相关主管部门和领导,以最快的速度及时间向省里申请英语成绩换算。学校也本着特事特办的态度,在我的成绩换算申请未获批准之前,就以“资格待定”的办法给了我参加复试的机会。2003年7月,在正式获得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之后,我收到了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成为四名报考该专业的考生中唯一一名顺利考取的考生,同时也成为中国特殊教育专业第一个聋人研究生。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晨报一篇报道成就“聋人小姐”姻缘(图)
下一篇文章:亚残运会宣传片盲人聋人版发布 将免费发送各地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