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特殊的辩论赛 听障学生们这样“舌战群儒”
说起辩论赛,很多人都被双方辩手的“唇枪舌剑、舌战群儒”所折服,作为有听力障碍的学生,他们几乎很难出现在辩论赛上,自然就鲜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口才”。
近日,贵州省首届听障学生手语辩论大赛贵阳举行,来自于贵阳市聋哑学校和铜仁市特殊学生的学生,开展了一场主题为“生养之大”的辩论赛,虽然他们不能进行舌战,但是在这场无声的辩论赛里,精彩程度更是无声胜有声。
铜仁选手 客场挑战贵阳队
15日上午,在贵阳市聋哑学校综合楼4楼的大礼堂内,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赛——双方的辩手,都是有听障能力的学生,他们不会讲话,更听不到别人讲的话,他们站在了双方辩手的位置上,用手语来开展激烈的辩论赛。
作为贵州省首届听障学生的手语辩论赛,本次活动从全省数十所聋哑学校里面,挑选出了10支队伍,进行了前期的预选赛,依次分别决选出了8强、4强和2强。贵阳市聋哑学校和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经过层层角逐,成为最终的2强,分别坐上了正方和反方辩手的席位。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活动,准备不是特别充分。”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带队教师于青老师介绍,经过挑选后,他们决定派出两男一女三名学生作为代表,从铜仁来到贵阳,客场挑战贵阳聋哑学校代表队。
势均力敌 双方辩手都拿奖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辩论吸引了不少的嘉宾,除了贵州省教育厅的领导外,还有来自南明爱德基金会的特邀嘉宾,以及贵阳市聋哑学校初高中的学生,全场大约300人观战。除了手语主持老师外,本次辩论还增加了翻译,对现场的辩论进行精彩的讲解。
本次的辩论主题,聚焦的是父母生养子女,到底是生之恩大,还是养之恩大。贵阳聋哑学校代表队的辩手作为正方,他们认为生之恩大于养之恩,没有生就没有养,而且生之恩比养之恩更加纯粹,生之恩不可替代,不具功利性。
而铜仁特殊学校代表队作为反方,认为与生比起来,养之恩更大,生一个孩子容易,养一个孩子难,这才是所谓的养育之恩。反方辩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列出了多条理由反对正反的观点。
“他们的表现都很好,两者之间难分伯仲,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南京市爱德基金会社会福利部副主任周波作为特邀的评委,认为作为全国都少见的听障辩论赛,贵州省的首届听障学生手语辩论赛举办得很成功,双方都很努力,表现都特别的好,她本人对两支参赛队都很喜欢,最后通过评委会一致讨论,双方辩手都颁发了一等奖,以鼓励他们在此次比赛中的精彩表现。
比赛 能够让他们健康成长
据有关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每2000万新生儿中就有3万听力损害的婴儿诞生。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贵州省有听力和言语残疾人74万余人,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庞大残疾人群体。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表达和应变能力。”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于青老师认为,作为一个急需要关爱群体,他们更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接受,举办辩论赛这样的活动,可以从心理上拉近他们与普通人的距离,让他们得到一定的锻炼,提升自己的同时,也获得了友谊,这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昨天除了辩论赛之外,还举行了手语故事比赛。每一场活动结束后,没有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起手来摇摆,用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为这群自强不息的参赛者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