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服务网 >> 新闻资讯 >> 聋教新闻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和空间等处!
给孩子一个情绪释放的机会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10月20日 来源:聋康网   录入:毛毛虫

  • 文|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 李蕾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那么我们的孩子是否需要适当的情绪释放?老师通过什么方法可以给孩子一个情绪释放的正确引导呢?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首先,我们来分享一个个例:聪聪,4岁,听力状况较好,学习能力较差,性格倔强,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耍,和母亲在一起时表现出情绪波动较大,喜欢和母亲对着干。特别是晨检的时候,表现出没有纪律性,做早操的时候喜欢到处乱跑。在对聪聪的日常观察中,我发现对他进行正强化和负强化效果都不明显,即便暂时使孩子的情绪得到控制,但仅仅能坚持几分钟的时间。聪聪的不良行为较多,我针对其早操喜欢到处乱跑这一行为矫正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冷处理。我发现,很多次聪聪产生不良的行为都是因为想得到老师的关注。当他发现,老师没有关注到他的时候,他就会做出各种动作,包括:到处乱跑,趴在地上,自己玩玩具等等。特别是早操的时候,当他发现老师没有关注自己,就会朝大门口跑去,在跑得过程中会回头看看老师是否有看自己,当他发现老师看自己后会接着往更远的地方跑。如果老师追他,他会跑得更远。既然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引起老师的关注,那么如果老师不去关注他,或者暗中观察他,是否这种行为就会有所改善呢?因此,我在早操的过程中做了如下的实验,当他再次乱跑的时候老师只在暗中观察他,给他以“冷处理”,为了让他明白,乱跑这种行为并不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当孩子发现他的行为得不到关注后会朝大门口跑,甚至跑出老师的视线范围。

    其次,采用负强化。当孩子出现乱跑的行为时,我会及时的制止,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但是,这种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开始撒泼打滚。经过侧面的了解,我发现,孩子的母亲在平常的生活中对孩子比较严厉,有时会有打骂批评的情况,由于方法不当,孩子出现“无所谓”的状态,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皮”了。因此,这种负强化对于孩子的作用并不明显。

    既然,冷处理、负强化都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那么正强化呢?在孩子再次乱跑的时候,我做出了如下的处理方式:当孩子做出错误的行为时我给予及时的制止,并像孩子示范正确的行为,当他能够模仿出老师正确行为的时候,我给予及时的表扬(竖起大拇指夸孩子棒或者给予一个拥抱)。我发现,这种方式,孩子一开始比较接受,但是,同一时间使用的频繁后,这种正强化的作用会有所减弱。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并没有得到改善,他只是为了得到表扬而暂时的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的这些行为是因为不良情绪没有得到释放所导致的,那么如果我可以通过其它正确的途径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这种不良行为是否会得到改善呢?因此,我做了以下的尝试:给孩子的情绪找一个出口。当聪聪再次出现乱跑现象的时候,我拉着他的手围绕着操场跑圈圈。这种方式不仅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在运动中消耗孩子多余的精力,同时,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了一个宣泄。采取这样做的结果是,聪聪没有再次出现向大门外跑的行为,并乖乖回到队伍里做早操。

    通过聪聪的例子我们能看出来,孩子也需要有适当的释放或宣泄,如果我们仅仅对这种不良情绪采取压制的做法,也许就会导致孩子更过激的行为出现。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我觉得应当给孩子的情绪找一个出口,让他们将这种不良的情绪释放出来,那么良好的情绪也就有了空间能够进入,我们的教学也就事半功倍了。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广州特教学校为学生建立“模拟社会”
下一篇文章:湖州市首个特别教育“卫星班”落户南浔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