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障碍学生掌握数概念的过程就是认识数字、数词和学习说话的过程,三方面需要同步进行。
例如教学数字“l”,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量为1的事物:1只苹果、1支铅笔、计数器上的一颗珠子,让学生伸出1个手指。教师板书“l”,同时要教学生读yi音,并要求学生摹仿教师的口型动作,发出1的语音。10以内数的认识阶段,要学生做到由正确的发音部位读出这10个数字。
虽然学生读出的数字清晰度不高,但掌握正确的发音部位和方法却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听觉障碍学生识记字形、记忆数序,形成内部语言。
数字的手势对语音不清晰的听觉障碍学生来讲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但由于10个数字手势之间缺乏逻辑系统,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产生消极影响。例如,1一5的手势是具体形象的,而6一10的手势则是抽象符号。如果学生误认为在6、7、8的手势中,1个大拇指5,在8的手势中,1个食指代表3,那么这几个手势有可能使学生的数概念产生混乱。如有的学生在6的概念还没有牢固形成时就学打6的手势,结果在计算中常常把6误当作2,因为摆在面前的6的手势只有两个手指组成。可见在认识数教学阶段,手势的运用必须慎重。
另外,在汉语中,对数值大小不一样的计算与数的组成提供了很强的暗示,为了学习怎样读写数,就必须先帮助听觉障碍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例如我们教学生写数字234时,2是百位数,3是十位数,4是个位数,每个数字都是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排列的,最右边的数表示多少个,它的左边的数字表示有多少个十,十位的左边的数字表示有多少个百,而且每个从左到右的数值都是其右边数值的十倍,即234中十位上的3代表30个1,百位上的2代表20个十。它表明,相对数值是由数字的位置体现的,如果在一个数字中某一个位置是空白的,如数108的十位数上是0,它表示这个数字在十位上是没有数字的,于是就用0来补位,而不能写成18,如果这样就改变了原数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