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把思想品德课看成是“说教课”、“故事课”。在使用教材时,往往是照本宣读,重讲解,轻参与;重书本,轻实践;重传授道理,轻发展能力等。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樊篱,就必须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入手,使课堂教学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下面就以《做事要有始有终》为例,具体地谈谈做法。
一、抓引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生活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为使学生一开始就对新课产生兴趣,就能促进情感的迁移。我特别注重课题的引入,本课题我选用故事引入法。考虑到学生对做事有始有终不一定完全理解,我借用学生熟悉的“小猫钓鱼”的课件,形象地、生动地、直观地把故事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创设思想品德的氛围,从而激发兴趣、唤起联想、促进思维,以此迅速抓住新课要讲的道德观点。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也就为学文明理作了巧妙的铺垫。
二、明道理,激发真情。
知是行的基础,“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让学生弄清是非,明白道理,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中心环节。因此,我在备课和上课时,充分运用现代化电教媒体,把抽象的观念变成具体的道德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同时我注重以自己的真挚情感,鲜明的是非观念和强烈的爱憎感染学生,从而以情导思,以情明理;另外,我还根据学生的心理,精心设计板书,使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道德内容。
1、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聋生由于听力缺陷,无法边听录音机进行思考。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责正巧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因此,我把课文中的图文进行扫描、剪辑、复制,充分运用现代化设备,做成了既能整体感知,又能分层理解的交互性课件。这样,不仅使知识的“死”变“活”,“静”变“动”,“抽象”变“直观”,而且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我删掉课文中描写鸡冠花开了的文字,去书店找来鸡冠花的图片,再通过扫描、配乐等,使学生在上课时真真切切地看到花盆里一朵红红的、美丽的鸡冠花开出来的动态显示,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把学生引入积极思维的最佳境地。
2、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教学的科员,而且是教学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为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努力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首进入求知角色,课中乐于思考。运用“爱之以深、导之以微、喻之以理”的教学风格,让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每一个表情都能发挥激励和启迪学生的作用。例如:当同学们看到美丽的鸡冠花后,我首先自己先进入角色,声情并茂地说:“你们看,这朵红红的鸡冠花多美啊!就像在表扬王海呢!”学生们顿时也充满了激情。这时,我又不失时机话锋一转:“看了这朵美丽的鸡冠花,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们顿时高高地举起了手,纷纷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整个课堂气氛极活跃。
3、设计巧妙的板书,使学生在完美的教学艺术中学习。
板书是思品课堂教学画龙点睛的部分,它的特点在于把教学中的重点述诸于学生的视觉。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根据聋生的特点与兴趣爱好,设计了一朵鸡冠花作为板书,两片绿色的叶子作课题,枝干是做事要有始有终的精神(一直坚持),三朵花瓣则是做事有始有终的好处(做成事情 磨炼意志 提高能力)。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白了道理,而且使学生在感受美的氛围中陶冶了情操。整节课的内容与板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成为完美的课堂教学艺术!
三、导实践,形成习惯。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在学生明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践,是思品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思品课教学的途径,而且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果的具体体现。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环节:
1、巧用练习,引导认识实践。
根据教学规律,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浅入深,精心安排先后顺序。在教学本课时,我先把练习四的想一想、说一说设计成辨析题,引导学生当堂判断。再把练习一设计成讨论题,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合情合理的几种结论。然后,我把练习三创设成故事情境,并把礼物包好,让学生猜盒子里是什么礼物。同学们兴奋极了,有的猜是学习用品,有的猜是工艺品,还有的猜是吃的东西。最后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幅画,画上是一只没有尾巴的大公鸡。同学们的情感随着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着,没等老师发问,他们的话匣就都打开了,且褒贬不一,还想出了不少办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
2、树立榜样,引导行为实践。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语)因此,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后,我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或身边的例子,说出做事做到有始有终的人及具体事例,由自己或他人介绍经验,并展示成果。教师再加以情感激励,并送给他们每人一张印有与板书设计一样的做工精美的“毅力之花”。同学们拿到后都爱不释手,不由自主地看着、读着,在这不由自主的几分钟里,这节课的教学要点已深深印在了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极利于自我教育。
四、善拓展,注重延伸。
在结束课文前,我不忘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归纳本节课的重点,谈谈自己的收获。并设计了《做事情,有始终》的儿歌,使学生在音乐声中,一边读,一边强化道德认识,促使学生自觉地以正确的道德认识指导平时的实践行动,使思想品德课“知”与“生”的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我还提出要求,请学生课外搜集班里或学校里做事有始有终的事例或名人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使课堂与课外有机结合,真正养成道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