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聋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注意,国家的高度重视。但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目前的聋校教育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办学经验比较缺乏,各种条件比较落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等。如何让一个聋生健康成长,摆脱自身的缺陷,掌握一技之长,成功的走入社会,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还要继续的摸索和研究。作为一名聋校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觉得聋生在小学阶段有几个方面的教育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一、重视聋生的早期康复教育。
我们知道,聋生都是由于各种原因基本上没有听觉,从小就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语言系统发展极为缓慢,对社会的感知基本是零认识。他们纯的就像是一张白纸,因此他们的成长和早期的康复教育有着很重要的关系。良好的早期康复教育,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培养聋生的自理能力,减轻家庭的压力,甚至可以使聋生完全具备和正常人一样的社会能力。所以要抓好聋生的早期康复教育。0至7岁这一阶段是聋儿认知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如果在这期间对聋儿进行合适的教育,会有利于聋儿生理能力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能力的代偿;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恢复。也就是说:“对聋生进行早期的康复教育,有利于其缺陷的最大能力补偿;有利于其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最大限度的发展。”对此我有着深刻的体会。我班的雷洋同学(先天性的听力障碍),从小就很自闭,不喜欢和别的孩子在一起玩耍,也不喜欢任何的活动,成天就只一个人呆着什么也不做。父母亲很是着急,不知如何是好。在经过多方面的打听和咨询后把他送到南京的一所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小孩变得活泼好动了,兴趣广泛了,也愿意主动和别人交流了,……。经过四年多的康复训练,他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语言系统和思维能力。在入学时已经能读懂简单的口型,并且能用简单的语言和我们交流,智商也比没有受过康复教育的同龄聋生要发达的多。再经过几年的学校教育,已基本上能和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学习和交流,在学习及其它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比没有受过康复教育的聋生要好得多,强得多。这都是接受了康复教育的结果。由此可以想象,聋生早期的康复教育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二、重视聋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
从教几年来,我发现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从不知道问为什么,也很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聋生的家长只关心他们的小孩学习成绩好不好,却从不关心孩子心里想什么?想要做什么?而我们的学校更是只注重管理和教学,只要学生不出事,不违反校纪校规,把该学的文化课知识学好,其它方面的教育一般很少涉及和开展。这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学的。应该摆脱这种单一的、填鸭似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培养聋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均衡发展。这就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基本文化课知识,还要注意学生在道德、体育、审美、情感、劳动、卫生等方面的教育。要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为他们以后成功的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的学生虽然有着自身的缺陷,但他们不应该被培养成只会读书的书呆子,更不应该被社会歧视或遗忘。要使得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否则就会成为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我校以前有位学生,从小到大学习一直很优秀,还考入了长春大学继续学习深造。但他好像除了学习好以外,其它的诸如洗衣叠被这类的小事都不会做,更不谈处人做事了,也不愿去学习和锻炼。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阶段,都要父母亲陪着料理生活,处理其它各项事务,不然就不肯读书。即便在他大学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还是离不开父母的怀抱。试想一下,如果每位同学都和他一样,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和功能。在聋校,类似的事情和现象还有很多很多。所以说聋校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要尽快的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重视聋生的情感教育。
人是有感情的,有爱才能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不希望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都是偏激、冷漠、自私自利或没有感情的,否则就是教育的失败。但情感这方面恰恰是聋生的弱点。由于聋生自身的缺陷导致他们一般都比较自闭、骄傲、猜忌、怀疑别人、报复性强等。所以他们感情比较冷漠,受不得半点委屈,一般也不会主动去关爱别人和帮助别人。通常都是以我为主,自私自利,很少会去关心其它的人或事,即便对自己的父母也一样。我看过这样一则报道,一位大学毕业后工作的教师(后天性的听力障碍),小的时候父母亲带着他四处求医治病,花去了很多钱,再加上把他培养到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原本就贫困的家庭早已是负债累累。原以为在他工作后可以承担一些家庭的负担,哪知他在工作后成天只顾着自己享受,吃好的,穿名牌等,根本不为家庭做一点考虑。即便在他父亲生病无钱住院时也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更不要说拿钱为他治疗了,父母亲很是伤心绝望。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如此的冷漠?如此的违背社会道德?关键是缺少情感的教育。现在还有一个普遍现象,很多的聋生小小年纪就在社会上聋哑人的教唆下离家出走或离校出走,全然不顾自己的行为给学校带来的后果,给父母造成的伤害。虽然聋生的出走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聋生自己叛逆和求同心理、思想幼稚、厌学心理等原因。但最主要的还是聋生的情感教育做的不够好,不够细,使得他们以我为主,自私自利,没有感情和爱心。这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要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使聋生享有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受教育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其次不管是家长、教师或是其他的人,都要与聋生多交流、多沟通、多谈心,多施以情感方面的教育。教育他们要爱自己,爱别人,爱整个社会大家庭。最后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丰富他们的感情,唤醒他们灵魂深处的爱,做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感情、有爱心的新时代残疾少年。
四、重视聋生的职业教育。
聋生由于自身存在着缺陷,所以相比较正常人来说,要想独立生存还是比较困难的,大部分还是要靠父母养活。这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有聋生自己的主观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客观原因,归根结底,主要是聋生没有在社会上生存的一技之长。所以培养和提高聋生的职业技业技能,不仅对聋生自身谋求发展显得十分重要,而且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职业教育不仅能帮助聋生培养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和不断进取的信心,为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准备条件和奠定基础。还能帮助聋生得到全面发展,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文化学习效果,丰富他们的知识,掌握一技之长。特别是对贫困的聋生家庭来说:“职业教育不仅能帮助他们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且能掌握一定的技术,为他们以后的生存打下一定的基础”。我校近几年为了跟上聋校发展的节奏,适应聋校发展的需要,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开设了两个职业班(厨师培训班和服装培训班)。这对聋生的帮助是很大的。几年以来,服装培训班毕业的学生在残联和学校的联系推荐下,有的在我校的校办服装厂工作,有的到上海或南京等一些大的服装厂工作。厨师培训班毕业的学生有的在一些饭店上班,有的甚至已自己开起了小吃部、小饭店。这些学生全部都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此,我校计划在未来的几年内将开设更多的职业班,如电脑培训、电工培训、手工艺制作等职业班,期待帮助更多的聋生走出学校,走上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所以说:“职业教育是聋校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为聋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出路,真正的做到残而不废,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和社会沉重的负担”。
以上几个方面的教育对聋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这几个方面也不是单一或片面的,是相辅相成、互相融合的。当然,聋生小学阶段的教育包括方方面面的,要想真正的把他们培养成“聋而不哑、残而不废”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仅凭这几个方面抓好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国家、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聋校教育者的不断创新和努力,家长的积极配合和理解。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对于聋生的教育问题将会有着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