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服务网 >> 新闻资讯 >> 聋教新闻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和空间等处!
对聋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1月16日 来源:《西部特殊教育》   录入:毛毛虫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聋生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聋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聋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加上聋生处在易于导致心理问题的情境中,这一障碍和缺陷在比例上会比正常青少年多得多。因此,必须加强对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聋生中开展心理教育的迫切性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带来了繁荣,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多元化的价值观,复杂的人际交往,都为生活在这个年代的聋哑青年增加心理负荷,而家庭结构的变化,单亲家庭的增加,下岗群体的出现,又为聋生心理教育带来了不利的环境影响。值得重视的是随着聋生接受文化教育层次的提高,他们在智力、情趣、道德修养、意志情绪、人际交往等方面向自己、学校、家庭、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得到信任和理解,希望得到良好的引导和培养。近年来常听到家长反映:一些高年级聋生常以书面形式向家长提出许多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伦理道德、理想、前途等方方面面。有的学生为了求得家长的回答,还采取了关起门来不吃不喝的做法。最近笔者对聋生高二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问卷调查,当问其喜欢什么样的爸爸、妈妈和什么样的老师时,90%以上的学生都选择了“对自己信任和理解”,还有50%以上同学选择了“知识经验丰富、文化素质高”。当问其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80%的同学在回答中希望老师给他们讲道理,指出错误的原因。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感到聋生心理发育急待需要“营养”。而多年来聋生心理教育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加之聋生由于生理缺陷而带来的心理缺陷未能得到应有的积极补偿,致使聋生在接受教育、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心理障碍。它不仅干扰了教育内容的实施,也导致部分聋生走向了教育的对立面,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引起聋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1、听力残疾是聋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障碍。

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方面的心理要素构成。由于聋生语言发展迟滞,势必对形成理性道德认识产生不利影响,成为聋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障碍。这种障碍不仅表现在聋生学习抽象概括的道德知识相对困难,还表现在理解和运用道德知识时容易产生偏差。如“爱护公物”、“ 关心集体”,由于聋生认识的直观性,对于“公物”和“集体”这样的概念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其内含,因而入学后在很长时间都难以养成“爱护公物”“关心集体”的道德行为。道德评价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由于聋生语言的贫乏,常在评价别人和自己行为时只能用“好”与“不好”的手语来表述,而对某种道德行为的动机、动机产生的原因、行为的结果却难以讲清。这不仅阻碍聋生从道德评价中去提高自身的认识,也常使教育工作者不能准确地了解其心理活动,无法开展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诱导。

2、心理发育滞后,生理发育超前是聋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13-14和17-18岁存在着两次“心理断乳”,而 “断乳”应是他们走向成熟和独立的反映。但事实上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初涉人世,对各种矛盾和挫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精神准备,因而常常出现感情上的冲动和行为上的盲目。聋生语言上的障碍,更加剧了生理上发育的超前和心理发育的滞后,青春发育期的聋生渴望独立,希望得到人格的尊重,而他们肤浅的知识和阅历又难于分辨出身边的是与非,缺乏独立解决矛盾的能力,他们常为父母、老师一点小小批评或指责而感到心理难于承受,或离家、离校出走、或以损坏东西来发泄心中不满。处于青春萌动期的一些肌体强壮而头脑无知的聋生,为了表现出男子汉风格,常为一点小事大打出手,穿名牌、骑飞车、抽烟、喝酒,对于这些学生如不及时引导将会一步步走向犯罪道路。

3、不良家庭氛围是聋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又一原因。

家庭,作为学生第一所学校,对其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归附和心理调控,可以帮助学生治疗受挫的心灵,调谐不适和焦虑,减缓心理压力,从而培养学生宽容、同情、合作、坚毅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许多聋生家长却常以沟通不便为由把家庭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他们有的态度粗暴、方式单一,稍有不对就是一顿暴打,有的则采取骄惯、放任的态度,以物质和金钱的满足来代替教育。这种缺乏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直接导致部分聋生长期缺乏与父母感情交流,变得性格孤僻,猜疑,凶狠,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完全站到教育的对立面。

4、学校教育的不适应,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造成聋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随着聋教育事业的发展,聋校教育由原有的小学层次增加到初中和高中。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而学校聋教却常常停留在面向全体学生,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活动,特别是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从而降低了教育的功能作用。同时,聋教育工作者中还存在着观念上的偏差,或者缺乏一定的聋教育心理知识,在对聋生的教育中,常把心理素质中出现的问题误以为思想品德问题进行处理。如:把性格孤独认为是不热爱集体,把自控能力差、不遵守纪律当成故意捣乱……其结果必然导致聋生逆反、顶牛、对抗,最终形成严重的心理障碍。

三、聋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中的几点看法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入学前的聋生得到父母、亲人的爱,入学后,教师就成为他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聋孩子自然把爱转移到教师身上,每当老师向他们投入赞许的目光,信任的点头,爱抚的微笑,聋孩子都会感到快乐和鼓舞,这种师爱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而且也能促使聋生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去积极实现老师提出的希望。对于青春期的聋孩子,教师真诚的信任和理解会使学生感到一种人格上的尊重和满足,从而会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心中的秘密。这种建立在平等师生关系上的爱,能帮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灵,即时帮助聋生排除心理上的障碍。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对学生带着厌恶心理,成天绷着脸,动辄喝斥训骂,那么学生每天都会生活在苦恼中,师生间就会出现严重的情感障碍,形成心理上的鸿沟,心理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空谈。

2、造就和谐的班级环境。

实践证明,一个长期生活在他热爱的集体中的聋生,他的心态是积极的,他的情绪是稳定的,他会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活,在集体中他会最大限度的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相反,如果聋生在老师和同学那里感受不到信任,在集体中经常遭白眼、受歧视、被孤立,时间长久,他的心理会被扭曲,不仅自身难于完成学习任务,也会为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严重干扰。

3、适时开展谈心活动

针对聋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个别谈心,是排除聋生心理障碍的好方式。与聋生的个别谈心,应该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教师要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进行友好的情感交流;二是以诚恳的态度去仔细倾听,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从学生的神态、只言片语的手语、书面语中去推测学生的真实想法;三是抓住学生心理深处的敏感点去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并帮助分析其问题,包括对谈话的理解和诚恳地批评。这种谈心活动不仅是给聋生进行心理疾病诊疗的好方式,也可以帮助教育者窥测到聋生心灵深处的活动、特点和规律,为我们对聋生开展心理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4、注重书面语言的情感交流。

由于聋生手语带有较大的局限性,许多心理活动无法单靠手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给谈心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而书面语是丰富的,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师生沟通心理交流感情架起心理的桥梁。有一定书面语言能力的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情感交流方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聋生积极正确地去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一些聋生稳藏在心里不愿张扬的悄悄话,易于从笔尖流入纸上,便于我们了解和分析聋生心理问题,对症下药,确保健康。用书面语给聋生开展以心理辅导方法是多样的,有的学生用日记谈想法,教师需作认真地批语;有的用三言两语的字条来表达,教师也应即时回复决不怠慢,无论哪种书面语言进行交谈,教师都应给对方以信心,鼓励和理解,同时帮助谈话指出问题,帮助解决并提出希望。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老人佩戴助听器的注意要点
下一篇文章:上海开通“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系统”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