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服务网 >> 新闻资讯 >> 聋教新闻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和空间等处!
以教师的\活教\来实现聋生的\活学\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10月29日 来源:江苏省苏州吴中区   录入:毛毛虫

  • 聋生习惯于老师讲自己看(听);老师问自己答;老师出题自己做题,老师出卷自己答卷……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老师几乎也习惯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但这是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的。是一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这对聋校师生双方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要想让聋校的师生"活"起来,首先教师自己要"活"起来,从而带动聋生"活"起来;再以聋生的"活学",激活教师的"活教",以此充分激发教师和聋生两方面的创造性,使聋教学真正"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为聋生将来成为"残而有为"的人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自己也有一种成就感。我们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第一、教师要冲破教材的束缚

    教材是教与学凭借的载体,特别是其中的例题是寓教法和学法于其中而呈现给老师和学生的。但这是一种"固定"的"程式化"的模式。目前我们聋校的数学教材虽名为"实验教材",但与普通小学的教材相比,以落后了好"几代"。其中所蕴涵的教法和学法已远远落后于现代的教学理念。因此,我们必须以满腔的热情,赋予教材以活力和激情,从而来激起聋生的参与、讨论、研究的欲望。应在遵循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的前提下,实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所谓知识的"生活化"与"实用性",就是我们要从聋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的"内容",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知识点",把它们提炼成数学的"问题"。让聋生从"无声世界"中走向这色彩斑斓的"数学王国"。让聋生从生活的实践中抽象出那枯燥的"文字与符号",建立"数学模型",从而穿过这些抽象的"文字与符号"看到丰富的生活世界。这就是说要从聋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聋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样让聋生体验到"我现在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学习数学学些什么内容?""学了有什么用?"

    这儿实际上解决了聋校教师"教什么",聋生"学什么"的命题。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也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意识,能够让学生"数学"地去思考问题。

    第二、教师要冲破教案的束缚

    教师的教案是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的一种设计,这种设计应该有许多种设想。这种设想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聋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因为它仅是一种预设,本来就没有约束力。事实上,现如今很多很多的教师人为的把"教案"看作是给自己和聋生设定的一个"圈圈",规定了双方只能在这个"圈圈"里进行活动,惟恐一跳出这个"圈圈",教学任务就完不成,听课的领导、老师就要提"意见"。这是一种无视聋生需要的变相的"灌输"。

    教案--作为教学的设计,应该把重心放在聋生"学"的预案上。由于"教"是为了"学",如果无视聋生的学习,而一味的注重自己的"教",对聋生来说还是"要我学"。如果我们预先就关注了聋生的"学习需要",那就有可能把我们教师的"教"的行为转化成为聋生的"我要学"。这种转变真正的突出了聋生的学的"主体性"。

    事实上,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原始材料,聋生同样会提出很多问题,寻找出很多的解决方法。特别是聋生双耳从小失聪后,在观察生活现象、理解生活常识、表达个人见解时的确有不同于正常儿童的一面,有我们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好多是我们教师在设计教案时所没有想到的。这时候我们教师就要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组织聋生进行实践、探索、交流,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教学教师不但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做到"处变不惊",更要有相对宽泛的知识面作强有力的支撑。

    第三、教师要冲破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这里的习惯性思维指的是教师的"思维模式"。由于长期的学习教师根据自己的成功的学习体验,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习惯,而教学中往往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聋生往自己认为"业已成功"的思维模式上引导。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聋生的发言还没有完,但教师认为已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回答就结束聋生的发言;有的时候聋生还没有回答,教师却给出好多"结论性"提示,去左右聋生的思维,让聋生去"选择"答案;有的时候聋生的想法不符合老师的思路,教师硬把他往自己的思路上引,或干脆不让说了;有的时候老师根本没看清聋生说的(打的手语)是什么内容,就含糊其词地说很好很对,接着就公布出了自己准备好的答案,或置之不理判之为错误……所以课堂上大部分聋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看老师与个别"尖子"的对话;在"猜"老师的"话中之话"、"弦外之音"。

    要冲破教师原有的思维模式的束缚,就要研究聋生的思维模式的"特殊性",从而去适应它、引导它、发展它。目前聋生学习的教材中所体现的;课堂中老师所设定的都是"成人的"、"健全人的"或经过检验符合"健全少年儿童"的思维模式。而没有考虑聋生的思维的"逻辑起点"在哪里?"中间环节"有哪些?"最终归宿"在何处?最终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的……要研究聋生的"原始性的思维路径"是怎样的?与正常的思维模式有何"差异"?这种"差异"是否需要"矫正"?如果需要"矫正"的话,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能"矫正"到什么程度……等等。

    以上第二和第三点实际上回答了教师"怎么教",聋生"怎么学"的命题。教师要根据聋生的"学习需要"而教之以"方法"。这种"方法"是在老师加以指导、点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通过自己的实践、尝试、探索、交流"创造发明的"。绝不是老师"告诉"聋生"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获得的。聋生要学习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答案"。 "答案"固然重要,但找到答案的"方法"更为重要。"答案"具有"唯一性",而"方法"具有"普遍性"。

    依据现代数学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仅是要让聋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主要的是借助于某一内容的学习,培养聋生思维的灵活性,促进聋生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提高,以便更好地适应后继学习。

    敢于冲破"教材、教案、思维模式"的束缚,不是放弃"教材、教案、思维模式",而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使聋生的数学学习更接近他们的生活、更符合他们的习惯、更能发挥他们的思维优势。从而突出聋生的主体地位。既承认聋生作为一般意义上的少年儿童的共性,又凸现了其由于双耳失聪而导致的特殊性;既注重了把聋生引入"主流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又承认了"聋人文化"存在的合理性;既研究了老师的"教",又突出了聋生的"学",并把聋生的"学"放在了第一位。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关于在聋校数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文章:浅谈家长如何做好聋生的入学准备工作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