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研究方案简介
(一)选题的意义。
二十一世纪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带来了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普通学校里信息技术在语、数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较为广泛,但在聋校的语、数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信息技术应用于聋校的语、数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补偿听觉缺陷,开阔学生视野。聋生因为听觉障碍,信息渠道闭塞,抽象思维困难。直观形象的视觉信息通过现代信息媒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能相对补偿听觉缺陷,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利用形象进行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拓展聋生的学习空间,提供无障碍交流通道。由于听力言语障碍,在对聋生教育教学时难免会带来沟通上的困难,但信息技术中的网络应用为聋生与外界的交流提供了一条新的无障碍通道。
3、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打下基础。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聋校语文和数学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媒体拓展教育资源,为聋生提供更多更直接的可视资源环境,满足聋生学习上的特殊需要,尊重聋生的学习特点,更利于挖掘聋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聋生独立学习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方法的革新,提高教师从各种资源中心和网上查找、调用、整合相关资源的能力,使每位教师明确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和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合作性学习。初步探索信息技术在聋校语、数教学中应用的规律和意义。
研究方法采用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把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用理论指导教学,引导教师更新观念,崇尚实践,充分、合理、有效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提高,丰富实践经验,形成初步的理论成果。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数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语、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是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
(三)本课题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重点在于应用研究,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丰富聋校教育教学理论。
语文、数学学科历来是重头学科,对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聋生也不例外。聋生因为听觉障碍,语言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缓慢,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聋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直观、形象,巧妙化解了聋生的学习难点,提高了聋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帮助聋生更深入地学习。在语数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极大地增加信息量,尤其是语、数教学与网络整合后,克服了聋生与外界的沟通障碍,构筑了他们在信息输入、处理、输出环节的无障碍通道,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培养了聋生的探究能力,为聋生走上社会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四)研究基础、研究条件
在张家港市教委的关心和领导下,在学校的积极努力下,学校先后建立了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拥有十台电脑的网络教室,建立了校园网,接入了宽带,实现了班班通,能满足师生上英特网的需要。学校添置了一套方便教师制作课件的素材库和相关软件,45周岁以下的老师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都通过了省教师信息技术考试,教师都能熟练地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语、数组的老师勤学上进,有钻研精神,大多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其中拥有市级教坛新秀2名,市级教学能手4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
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学校在建设硬件的同时成立了信息技术领导小组,还选派一些素质好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校内也定期开办信息技术讲座,使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保证。
二、课题研究起始时间
2003年3月至2005年6月
三、课题研究中期成果
课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一些收获:
(一)优化了课堂教学
学校以语文、数学教研组为重点,其他学科也参与研究,各组根据学科特点和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查找、制作符合学科特点和所教内容的教学课件,要求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评优课中都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多种媒体的刺激,有利于聋生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呈现教科书以外的教学内容,这些课件依据语、数学科特点由教师选择、集成在计算机中,以便于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使用,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创设更生动、逼真的问题情境,引导聋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比如语文课:《将相和》、《田忌赛马》、《蝙蝠与雷达》、《故宫博物院》等,运用了课件使学生更轻松地读懂了课文,数学课《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射线和角的认识》、《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等运用了课件,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更直观明了。
3.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了网络传递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教师选择合适的主题建立专题学习网站,随时更新、补充网上教学资源,供学生课上和课外使用,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4.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课堂学习方式变化起促进作用。信息技术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也有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分层次教学、个别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的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
由上可见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优化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联想思维获得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也引起他们情感和精神面貌发生变化,这也正是我们作为教师最为期盼的,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
(二)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促使教师的角色从传授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支持者,信息技术则成为教师辅助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技术对教师教学方式变化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准备教学的重要工具。教师从备课查找资料,到设计、制作教学课件都可以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率。
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现代信息技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在课程教材建设方面,教师开发多媒体电子课件,需要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有机地集成,以便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识记。因此,许多教师主动参加“FLASH”、“AUTHORWARE”、 网叶制作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学习中自觉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
3、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了师生的交流互动。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
4、现代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的工具。教师利用电脑记录、管理教案和写日记,并通过校园网发表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其他教师交流,实现共同提高。
5、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许多教师在研究中表现出很强的敬业、乐业精神,大家都认为要学的东西太多,教学中能自觉地改变以往仅是为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学的现象,体现出务实精神与创造精神,教学水平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研究中教师撰写和设计的一些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与公开课,受到了听课者的高度赞扬。一支普遍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队伍逐渐形成。多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三)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一步提高了。由于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和交往的主动性、自信心得到增强,他们不仅向同学挑战,还勇于向老师挑战,课间、课上学生会向老师提出很多问题,甚至对老师的看法、结论提出意见。他们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然而他们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时又有较强的合作意识,配合默契,有分有合,人人参与,每个学生都表现得很自信,人人都觉得自己是成功者。
我校从六年级开设电脑课,在九年级毕业时,学生都掌握了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获得知识的一般方法。
(四)研究中存在的困惑
在一年多的研究中,老师们发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到教师教学的手段上时,对知识本身的学习反而冲淡了,如何对手段和目标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是下一阶段研究的重点。
执笔:林绪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