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Baidu         Baidu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新闻资讯 >> 聋教新闻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豆瓣网、腾讯朋友、QQ好友和空间等处!
低年级听障儿童互帮互助行为的培养
作者:许秀 日期:2012年08月06日 来源:江苏泗洪县特殊教育学校   录入:毛毛虫

培养听障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个聋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自从工作以来我一直从事特校低年级班主任这项工作,在不断的摸索和取经中逐渐发现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对听障儿童的成长是多么重要,一切要从细微的小处着手,教育要从启蒙抓起,聋校也不例外。拿“道德行为”中的一小点——互帮互助行为来说,这也给了我们低年级的班主任以相当大的考验。正常的学龄期孩子已经感受到把自己珍贵的东西送给喜欢的人所带来的愉快;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这一点却很困难。听障儿童由于生理上的缺陷,自卑感较强,疑心较重,很少与正常人进行交往,更谈不上要帮助他人了,他们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对待他人的谈话行为皆生疑虑,认为对己不利,久而久之更形成了性格上的孤僻、多疑,产生不合群现象,对于同伴之间的互相帮助就形成一种隔阂,对于这种现象我相信我们的施教者都有同感,这里自己略有拙见。

一 创设情景 撒播友谊的种子

刚入学的听障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做任何事往往容易出现先冷后热,虎头蛇尾的现象,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真 善 美,教育他们以开朗的胸怀去关心帮助身边的同学,以及其他有需要的人,形成主动的、互帮互助的思想意识,能够以积极进取的心理去面对人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正确地向学生揭示同学相互关系中的高尚性,他们情愿把所有的一切都献给自己的同学,与同学同甘共苦,为了同学的团结宁可放弃该特任的利益。”记得我班的桂艺杰同学刚入学时,性格上很骄傲跋扈,不合群,一直不愿意和班里的其他听障同学亲近,更谈不上主动帮助他人,也不愿和同学交朋友,发现这一现象后,我主动了解原因,得知该同学在家中一直倍受溺爱,由于听力损失小,和老师的简单交流都是通过口语,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强,所以才形成心理上的优越感与自私的表现。面对此情况我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儿童感兴趣的、有利于全班学生集体参与的游戏,如分组接力赛、拔河等,在游戏中指导桂艺杰同学主动与同学交往合作,学习自己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冲突与矛盾,让她体验集体生活中互相帮助所带来的快乐;再者引导学生讲述在班集体中发生过的事情,如有趣的、难忘的、高兴的事等,也可以有意识地启发听障儿童回忆生病、假期等短暂地离开班集体时的感受、体会,体验和老师、同学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而这些快乐都是我们真心对待朋友,帮助同学所换来的,鼓励班级同学人人参与“找朋友”的行列,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并把怎么帮助好朋友的事情说出来,这无疑是给低年级的听障儿童撒下第一粒传播友谊的种子。    

二. 同伴影响  树立正确的目标

榜样教育又称示范教育,它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式。聋学生在生长发育的每个时期,在心理上都有一种上进的要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乐于最直接的摹仿和遵照他们信任的人的行为去做。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身边的榜样影响力更大。低年级听障儿童由于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平时同学或同伴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 、好思想 、好行为,学生比较熟悉,更易于接受。因此,班级里要经常组织一些活动,如 “身边小英雄”、“助人为乐”的小红花活动,请领导或辅导员为“小英雄”佩带小红花,展示榜样风采,以此激励其他听障儿童向“小英雄”学习。在这方面,我是这样做的:在班里专门空一块黑板,把每天的好人好事名单公布到榜,来激发学生学做好事、帮助他人的热情,提升低年级听障儿童互帮互助行为习惯的养成。用多媒体展示观看影片和图片来刺激他们的感官教育;还通过本校学生所熟悉的个别读大学的学生的事例来影响他们,教育他们。只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就能达成目标,自己成功的同时也造福了社会。我们教师要经常给低年级听障儿童讲述这些典型榜样,为低年级听障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 消除自私心理 在集体中体会和谐的美

听障儿童生理的缺陷及家庭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偏爱和宽容极易使听障儿童产生“自我中心”的自私心理,表现为在交往中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只会索取,不肯付出。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帮助、合作,合群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理解,获得更多的友谊和发展的机会,为了消除低年级听障儿童的自私心理,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求低年级听障儿童要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我利用学校开展六一节、助残日等活动中,引导听障儿童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为集体做贡献,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体会收获的喜悦;组织低年级听障儿童和隔壁班级结队开展手拉手 “变废为宝”的搜集废旧物品的活动。(通过多年的实践,我发现这一方法对个别学生消除自私心理,和提高其团结协作能力行之有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班级之间都要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不能自私的拒为己有,把自己的劳动成果贡献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失学儿童。从中找到集体的温暖和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由于学校是寄宿制,低年级听障儿童的自理能力还不强,教师通过每天的排队就餐,教育听障儿童要互相谦让,不要只顾自己挤来嚷去的,要主动排队;在班级之间相处要真诚,对于“流动红旗”的争夺要公平,在搞好自己班级卫生的同时,不能在别人的包干区乱丢垃圾;同学之间不吝啬于帮助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同时自己需要帮助时要学会用询问商量的口气请求别人帮助自己。这样久而久之,低年级听障儿童的自私自利心理便会有所减弱,帮助他人,与同伴之间互帮互助的思想意识就会得到加强。

四. 身教胜于言教 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快乐

教育学告诉我们,低年级听障儿童具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平时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在不经意中都会被他们模仿。可见,我们要求听障儿童养成互帮互助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做好楷模,以身作则,多做一些帮助他人的事,用实际行动来感染听障儿童;其次必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坚定的信念,要像蜡烛一样,把自己的全部光和热献给光明;要像粉笔一样,为播种文明献出自己洁白朴素的一生。

如果我们平时只是口头上说说,只是要求听障儿童多做好事,多帮助他人,同学之间互帮互助,而教师自己不去做,不付诸教育管理实践,那么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平时在班里说教要求学生要互相帮助,大同学要帮小同学扫地,拖地,小同学也要帮大同学擦桌子 摆椅子,在家里还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等等,然而收效甚微,试想:教师自己对他人说三道四 ,漠不关心,对他人求助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主动帮忙,反而要求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这样强制要求的效果能维持多久呢?听障儿童对教师的这种说教教也不会“心服”,因此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好表率。如:周末我们常常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帮助他们打扫卫生,虽然我们听力残缺,但是我们拥有健全的体格,我们虽然没有像雷锋那样轰轰烈烈,并不代表不是助人为乐,在劳动中,我首先带头打扫,排除不怕脏,不怕累的思想,从实际行动中感化教育学生,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学到了该如何去做。对低年级听障儿童而言入学后教师就是他们摹仿的榜样,为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对低年级听障儿童的影响,事事都要以身作则,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给学生做出榜样,即使是道理讲的不多,也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身教重于言教”,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互帮互助,共建我们美好的校园生活,低年级听障儿童的毅力和自制力不强,我们教师必须在生活和学习中循序渐进的引导低年级听障儿童养成互帮互助心理的意识和良好习惯。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对1例聋幼儿进行三结合教学的实验
下一篇文章:谈口语教学和手势教学的关系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