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引发人的内在动力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维持在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将激励这一概念用于班级管理,就是指教师要善于运用激励理论,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组织性和纪律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形成教师期望的品质。当代的激励理论层出不穷,我们可以从中选择其中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应用于聋校班级管理中。
1 关于激励的基本理论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各种激励理论不断涌现,实践也证明了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极其显著,通过管理实践和不断的探索,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根据激励理论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应用程度,这里主要介绍强化理论和全面激励理论。
1.1 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B.F.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在激励上的应用。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并得到强化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否则,就会削弱和消失。利用正、负强化,可以对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可能将其引导到预期的状态。在适当的范围内,正强化有积极的增力作用。同样,合理运用负强化,也有激励作用。
强化理论认为,当某一刺激是人们所喜好的,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那它就可以增加行为的出现率。当某一刺激是人们所不喜好的,甚至是厌恶的,那它就可以减少行为出现率,甚至消失。把强化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方法有很多种,捌据强化时所使用的强化物和持续的时间,我们把强化分为正强化、负强化、间歇强化和惩罚。心0
正强化是指当一操作行为在某种情境或刺激下出现后即时得到一种正强化物,如果这种正强化物能够满足行为者的需要,则以后在那种情境或刺激下,这一特定的操作性行为的出现率会升高。正强化可以说是奖励的同义词。
负强化是指在一辨别性刺激或情境下,行为者发出一种,行为,结果可引起厌恶刺激的移去或取消,则以后在同样情境下,该行为的出现率会提高。
间歇强化是一种偶然的(或间歇地)而不是每一次都对所发生的行为进行强化的方法。根据运用的条件和对象不同,间歇强化可分为增加行为的间歇强化和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间歇强化也是正强化的一种。
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在一定情境或刺激下产生某一行为后,若即时使之承受厌恶刺激(又称惩罚物)或损失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那么在以后类似情境或刺激下该行为的发生频率就会降低。
间歇强化与一般强化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不是每次都进行强化。正强化、负强化和惩罚的区别在于施行的目的、施行的方式、施行的后果上。当某人从事一种行为时,矫正者给他以喜爱的强化物,.此叫正强化;当某人从事某种行为时,立刻给予他以厌恶刺激或立刻取消其原来享有的正强化物,此称为惩罚;当某人从事某种行为时,即刻取消原来给予他的厌恶刺激,此称负强化。惩罚的目的是阻止不良行为出现,不一定要形成良好行为。负强化是抑制不良行为,并达到建立良好行为的目的,负强化主要是激发他“改过向善”的动机。正强化和负强化都是用来增加行为发生率的强化过程,前者使用使人愉快的刺激,后者使用厌恶刺激。在应用上,当强化物强度不够,无法吸引被矫正者去从事某种期望行为以改正不良行为时,负强化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2 全面激励理论
全面激励理论是在吸收国内外有关激励理论长处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合我国学校管理实际的激励理论。它认为,激励至少包含以下因素:一是人,即激励主体和客体。二是激励的方式和内容。三是时空,即激励过程和相应环境。怎样处理好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全面发挥它们在激励中的作用,实际上涉及全面激励问题。全面激励理论实际上就是全员激励、全素激励和全程激励的组成。
1.2.1 全员激励
所谓全员激励即动员全体师生员工参与激励,形成他励(他人激励)、自励(自我激励)、互励(互相激励)统一的格局,取代以往“上”励“下”受,单向而行的局面。从最终意义上说,激励是人对人的作用,人是激励的主体和客体。激励主体通过特定手段作用于激励客体,而激励客体以接受、领会或反对其作用等表示应答。根据不同主客体关系,分出了他励、自励、互励三种形态。
1.2.2 全素激励
所谓全素激励是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学生。全素激励要求我们在坚持物质、精神激励的前提下,不断谋求新的激励手段,如活动激励等。
1.2.3 全程激励
所谓全程激励即激励活动按照激励本身的心理过程和管理活动过程进行,形成相对完整的周期,使激励过程真正成为工作和学习过程的伴侣。相对完整的激励周期不是从激活动机开始,而是从引起需要开始。从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上下功夫。相对而言,被动地满足需要的激励作用远不如主动地引起并满足需要的激励作用。因此应有意识地让激励贯穿于计划、实行、评价等阶段和环节,使之不间断地发挥作用。
2 在聋校班级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的意义
听力障碍学生由于听觉缺陷,主要通过视觉接收外界信息,同时他们由于失聪而不能模仿言语,到聋校后虽经语言学习和训练,但较正常人在语言发展水平上有很大差距,由此也限制了思维的发展。由于视觉的代偿性,聋生形成了直观感强、模仿力强、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因此在聋校班级管理中,要从他们的特点出发,扬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扬他们的优点,补偿他们的缺陷,使其具有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基本的文化知识、健康的体质和一定的生活、工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现今的聋校班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照搬了普校(正常人的学校)的管理方法。这实际上是限制了聋生的发展。由于聋生语言发展的迟缓性,大部分聋生甚至没有口语表达和交际语言能力,而手语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无法表达很深奥的和抽象的道理;手语也不能准确地表达同义词和近义词,即使教师能用手语表达出来,学生也不一定能真正理解。大部分聋生由于听力损伤,在入学时甚至于连最基本的善恶标准也无法判断。因此,在对聋生进行管理时,除了一般的说服教育外,更多的是运用强化、榜样示范、直观、形象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聋生视觉的代偿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初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聋校班级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强化和全面激励是学生最直观的判断标准,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只要教师不断强化和激励,学生就能迅速具备一定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为进一步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一定技能提供了必要条件。
3 激励理论在聋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3.1 合理运用强化理论
在聋校班级管理中,为了使班集体、学生个体形成某种良好的氛围或行为,减少某些不良行为,研究者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了强化理论。尽管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有关于强化理论的常识,但真正能把强化理论充分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的却很少。
正强化是班级管理中运用最广泛、最直接的方法。在使用正强化时,首先,要正确选择行为和正强化物。行为要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一般的行为,如学生认真写作业的行为。正强化物是用来增强行为的,它必须具备“易用、能立即呈现、多次使用不致于引起迅速满足、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等特点,如糖果、娱乐活动、玩具使用等。分配强化物时,最好能结合其他奖励,如赞扬、微笑等。其次,在良好行为出现后要立即予以强化,不要延搁很长时间。同时,为了防止饱厌情况出现,每次强化时只给予少量的正强化物,使用的语言和表情要有变化。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听不到“做得好”、“很好”、“行啊”、“好极了”等美妙的语言,只能用视觉来判断,因此在表示赞扬的时候,最好能加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做得好”、“很好”、“行啊”、“好极了”等内容。不要只是伸出你的拇指这么简单。再次,给予强化物时,要向学生描述被强化的具体行为。如,表扬时应该说:“你的作业写的真整齐”,而不是说:“你是一个好学生”。这样能使学生明确今后该怎么做。最后,要让学生逐渐脱离程序。当一个行为多次以我们所期望的频率发生时,应逐渐消除可见强化物而用社会性强化物来继续维持这个行为。同时为了确保行为在达到目标以后仍能间歇性地受到强化并保持下,教师还应周期性地对行为作出评价。
例如,研究者在担任一年级新生班主任时,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再加上听觉障碍,大部分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连最基本的课堂纪律都不懂。为了使其迅速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组织正常的教育教学,研究者决定用正强化的方法。选择的具体行为是上课能坐端正、认真听老师讲课、不私自离开座位;选择的正强化物为所有儿童都喜欢的食品,并附以口头表扬和小红花。开学第~周研究者每节课都进行评比和表扬。第二周开始,学生已基本能遵守课堂纪律,于是改为每天评一次。以后逐步过渡到取消食品强化物,只用表扬、红花以及通报家长等方式对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这一行为进行强化。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行为,研究者还必须每周都对班上的同学做出评价,使这一良好行为得到周期性强化和巩固。然而在笔者的身边,也发现了个别教师将正强化误用的行为。某班自习课上,同学们正安静地做作业,阿康做完作业后,也静静地看书。某教师见学生都很认真,就省心管自己批改作业。过了一会儿,阿康觉得没趣了,开始找左右的人讲话。老师见了,就对阿康说:“你坐不住了,来,帮我管理纪律”。说完给他一支粉笔,让他把不守纪律的人名记下来。在这里,帮老师管纪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强化物。以后,阿康每次做完作业更有可能捣蛋,而不是静静地看书。
负强化和惩罚使用的是厌恶刺激,而厌恶刺激容易引起儿童的不良情绪,从而导致儿童其它心理问题,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尽量少用,除非有特别情况,在运用其它方法无法取得效果的情况下才能使用。特别是惩罚,在用来消除不良行为时,它最容易收到效果,使用方便,容易使使用者上瘾,而疏忽效果的短暂性和不良行为在惩罚后的易重复性。一味使用惩罚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副作用,如变的胆小怕事或者胆大妄为。而运用间歇强化也能达到消除不良行为。间歇强化严格地说是正强化的一种,即所需的行为不是每次出现都能得到强化物,而是某一条件下出现该行为能得到强化物,另一条件下出现该行为,不一定能得到强化物。由间歇强化所增加的行为比由连续强化所增加的行为保持得更好、更巩固。而由问歇强化减少的行为反复出现的概率也很低。同时运用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程序来减退行为,可避免引起被矫止者不良的心理反应。因此,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运用间歇强化。上例中,培养学生课堂纪律的强化进行到每天或每周才评价一次也属间歇强化。下面就将结合实例说明如何运用间歇强化减少不良行为。
例如,某班学生小敏,刚入学时自理能力较差,反应较迟钝,未人学前在家比较娇惯,来校后要住校,一切都不适应,那怕一丁点小事也会哭上很久,开始时每天多达20次左右。如其他同学说她衣服没洗干净,她会哭,上课没能正确回答问题,她也会哭,就连饭菜不合她口味,她也会哭。她的这一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一方面严重影响她本人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容易被其他同学效仿。研究者决定用减少行为的间歇强化进行矫正。矫正开始第一周,研究者告诉她做什么事都要勇敢,不要一碰到不开心的事就哭。下一次想哭的时候就低下头用力吸气三次,每天哭的次数如果不超过12次,她将能得到她喜欢的零食,同时得到一面红旗。为了便于控制,研究者还把每天分成三个时间段,如果每个时间段哭的次数不超过4次,就能得到一朵小红花,3朵小红花可换一面红旗,同时可得到喜欢的小食品。在整个矫正过程中,研究者还积极地指导她完成生活自理和学习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根据她的表现,给予强化物时要求这一行为量不断减少。直到每天哭的次数不超过3次,继续巩固。现在,该学生已没有无理哭闹的现象,且表现出很高的组织纪律性。在生活自理和学习上也基本达到老师的要求。
综上所述,“强化激励”,主要指以表扬激励为主的正强化和以批评、处罚为辅的负强化。前者是利用人的积极向上心理、荣誉感使人奋发努力,潜在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工作效率达到最高水平。后者则是对不符合客观要求的心理或行为起抑制作用,但往往只能保持一种最低的工作效率。强化激励应以前者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尽量少用或不用惩罚。
3.2 充分运用全面激励理论
3.2.1 全员激励
首先要求班级管理者公正无私,一视同仁,用同样的情感和尺度对待每个学生。怀有同样的工作责任感,机会均等地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条件,把他们培养成自食其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对优秀的学生,不能“一俊遮百丑”,对暂时后进的学生,不能一眼把他们看死,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其次,要善于用适当的班级目标激励所有成员。班级目标,是班级成员共同的期望、追求和达到的成果,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要引导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制订班级远、中、近努力目标,以及小组、个人目标。同时,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目标具体化并变为行动的过程。第三,要调动所有;师生员工形成他励、自励、互励统一的格局。
3.2.2 全素激励和全程激励
全素激励理论要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激励手段鼓舞学生。全程激励主张人们应有意识地让激励贯穿于计划、实行、评价等阶段和环节,使之不间断地发挥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从做计划起就应考虑到活动过程中如何激励学生顺利完成目标。激励活动要有计划,不能太盲目,太随意。在各个不同的环节,激励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恰当的运用可以使激励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研究者在聋校班级管理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
第一,目标激励。目标在心理学上通常被称为“诱因”,即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外在物。个体对目标看得越重要,实现的概率越大。因此,我在设置目标时尽量做到合理、可行,与学生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设置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总目标可使人感到工作有方向,但达到总目标是个复杂过程,有时使人感到遥远或渺茫,影响人的积极性。因此要采取“大目标,小步子”的方法,把总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性目标,通过实现几个阶段性目标来实现总目标。设置目标的难度要争取做到“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宜于激发进取性口’。过高了力所不及,过低了不需努力,轻易得到,都不能收到良好的激励效果。目标的内容力求具体明确,切忌笼统抽象。
第二,奖惩激励。前面已经讲过,奖惩都是一种强化手段,运用奖励或惩罚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即奖惩分明,是正反馈,奖励和惩罚不符合实际情况,或不公平,则逆反馈,因而奖惩不一定都能产生激励作用。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物质奖励、精神奖励,以及这两种奖励的结合。惩罚的形式也有多种多样,如批评、检讨、处分、经济制裁、法律惩办等。班级管理中主要是批评、检讨、处分。惩罚要合理,使受惩罚者心服,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否则易产生对立情绪。惩罚要与教育结合起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惩罚还注意了时机的掌握,及时处理。惩罚时要考虑原因与动机,对一般性错误,惩罚宜轻不宜重。
第三,考评激励。考评激励现在是学校管理中的一种主要的激励方式。考评有导向作用、反馈调节作用、强化作用。为了让“考评激励”发挥最大的作用,在考评过程中必须注意制定科学的考评标准,设置正确的考评方法,提高主考者的个体素质等。
第四,竞赛与评比的激励。竞赛在组织内是一种客观存在,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竞赛以及竞赛中的评比对调动人的积极性有重大意义。竞赛使动机处于活跃状态。竞赛与评比能增强组织成员心理内聚力,明确组织与个人的目标,激发人的积极性,提高效率。竞赛与评比还能增强人的智力效应,促使人的感知敏锐准确、注意力集中,记忆状态良好、想像丰富、思维敏捷、操作能力提高。并能调动人的非智力因素,促进集体成员积极性的提高。团体问的竞赛评比,还能缓和团体内的矛盾,增强集体荣誉感。
第五,教师行为激励。教师通过榜样作用、暗示作用、模仿作用等心理机制激发学生的动机,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就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有力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权威是暗示成功的重要心理条件,教师良好的行为具有权威性,使学生很快受到良好影响。教师的行为通过模仿可能是无意识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更多的是无意识与有意识的综合模仿,学生对教师的模仿造成了良好的激励氛围。
第六,尊重和关怀激励。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手段,从尊重人的劳动成果到尊重人的人格;从关怀学生的进步到帮助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则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关怀能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感,责任心,充分挖掘学生中蕴藏的积极性。
第七,榜样的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激励对榜样者自己,以及对先进人员、一般人员、后进人员都有激励的效用。对自己是一个压力,对先进者是一个挑战;对一般人有激励作用,对后进者能产生心理上的压力。榜样应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能使人家产生敬仰的心情。
第八,情感激励。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激励情感首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来源于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和道德。其次,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适时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有亲切和蔼的面容,充满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以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当学生学习、生活遇到麻烦时,都是教师表达真挚情感的好时机。
例如:2002至2003学年度,研究者对本班学生定下了争做本年度“优秀班集体”的长远目标。为了实现此目标,研究者把它分为无数多的中目标、小目标。如争取周卫生流动红旗、学习纪律流动红旗等。在校运动即将举行的10到11月,研究者结合本班学生的运动水平和实力,为全班同学定下努力进人团体总分前三名,争夺第一名的目标。同时研究者还设计了利用运动会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研究者充分调动本班运动能力强的同学加紧指导训练,组织运动能力差的同学除了重在参与以外,还鼓励他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由于聋校班级学生人数较少,要想取得总分上的优势,必须在男女共四项接力赛上取得好成绩。研究者又结合聋生善于表现的特点,组织本班全体学生都参加接力训练。一方面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更深地理解“团结力量大”。在本班有一个体育能力很强的学生在这个活动中非常骄傲,他总是认为这个同学不行,那个同学也不行。为了使其接受正面教育,理解个人与集体相比是多么的渺小,我组织了班上四个中等能力的学生跑接力,让他一个人与这四个学生比赛,结果他累的气喘吁吁,而且仍然输了。从这件事上,我教育我班的同学,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首先想到集体而不是个人,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运动会结束总结时,研究者表扬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同时也表扬那些为运动员做优质服务的后勤组的同学。同学的集体荣誉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学年末,由于该班在组织纪律和各项竞赛中的优异表现,如愿取得“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
3.3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合理运用人性化的激励方法
教育激励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师、家长对不同的对象,往往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归纳起来,常用的教育激励方法大致有两类:一是正激励的方法,主要有表扬法一’、奖励法、鼓励法、评比法、示范法、引导法、参观访问法等。二是负面激励的方法,如谈话法、批评法、处罚法等。在班级管理中应首先选择的方法是正激励的方法。在正激励的方法无法奏效时,也使用负激励的方法。作为教师应有因材施教的思想,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运用人性化的激励手段。
总的说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教师运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都应该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还要注意教学和管理的艺术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只有全面调动教育教学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做到全面激励,教育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目标和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