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Baidu         Baidu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新闻资讯 >> 聋教新闻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豆瓣网、腾讯朋友、QQ好友和空间等处!
巴中特殊教育现状调查
作者:蒲秀蓉 日期:2012年06月11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   录入:毛毛虫

  • 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于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提高特殊人群的素质、促进国家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巴中的特殊教育有了较快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与普通教育和社会对特教的需求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近期,巴中调查队对巴中市特殊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以期为党政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特殊教育工作基本现状

    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目前巴中市7—16岁残疾儿童总数为5200人(市残联提供),在校残疾儿童少年 2428 人,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46.7%。其中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215 人,占在校残疾儿童少年总人数的8.9%;随班就读的2213人,占在校总人数的91.1%。在校小学生1812人,占在校残疾儿童少年总人数的74.6%;初中生616人,占在校总人数的25.4%。

    特教校点师资情况。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机构4所,均属财政供给,其中独立的特殊教育学校2所,特殊教育班45个;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有45人,全部具有从业资格。

    在校残疾儿童情况。全市共有各类残疾儿童2428人正接受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其中视力残疾560 人,占残疾人总数的 23.1 %;听力残疾445 人,占总数的18.3 %;语言残疾255人,占总数的10.5 %;智力残疾595人,占总数24.5%;肢体残疾233 人,占总数的9.6%;其他残疾340人,占总数的14.0 %。

    特教工作主要成效

    近几年,巴中市立足统筹发展教育事业,借助“普九”东风,努力推动教育的均衡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特殊教育的发展。

    特教体制逐渐健全。近几年,巴中立足山区区域发展实际,构建了“特殊教育学校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纳入‘普九’义务教育,多元化经费投入”的特殊教育体制,着力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施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

    特教条件逐渐改善。全市特教学校数较2000年增加3所;增加校舍面积1700 平方米,增长53%;配套教学设施增加 110套(件),增长85%,教学条件明显改善。巴州区特殊教育学校现开设有听力障碍康复、智力障碍康复、听障义务教育、智障义务教育及两类残疾职业技术教育共计5个教学班,共有来自三县一区120名残疾儿童就读。

    特教师资有所增强。近年来,全市采取从现有中小学教师中调任、特招、公招等形式,不断充实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为提升特教质量夯实人才基础。目前,全市从事特殊教育专职教师45名,其中从特殊教育专业大中专学校毕业的有 15 人,占总数的33%。

    特教投入有所增加。近年来,巴中市及县(区)政府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的方式,不断拓展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2011年,全市用于特殊教育的财政投入1043万元,较2010年增加20万元,特殊教育的经费短缺的现象正逐步缓解。

     特殊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近年来,巴中特殊教育事业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认识不足,影响特教发展。一方面,不少残疾儿童家长由于自己家出了残疾人有损颜面,不愿送其就读;另一方面,认为即使送孩子就读也对孩子的将来生活起不了多大作用,改变不了孩子和家庭的命运。因此,致使很多残疾儿童错过了最佳的康复、学习机会,形成了“贫困--残疾—更贫困”的恶性循环,从而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投入偏少,办学条件简陋。目前财政投入主要是以保证人头经费和运转经费为主,很少有专项投入用于改善校舍条件。全市除巴州区特教学校条件较好外,其他县特教学校条件只能勉强具备实施聋哑教育等几项基础性教学需要,教学设备、设备十分简陋。通江县聋哑学校每年只能靠教育局预算的每生420元的公用经费(和普通学生标准一样)、残联从残保金中预算的每生每月300元生活费(每年按10个月计算)和2万元资助金(保育员工资)、县民政局在救灾资金中解决的每生每季度1套衣服和被褥来维持运转。

    师资薄弱,特教水平较低。尽管近几年全市特教师资综合素质有所提升,但是整体力量仍显薄弱。一是师生比过低,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全市专职特教教师与在校残疾学生的比重为1:11,接近普通教育师生比,难以满足特教需要。二是随普通班就读多,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残疾儿童跟班就读现象普遍,普通班师资未参加过有关特教知识技能培训,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效果较差,普遍存在“随”而未“读”现象。

    教育断档,就业培训缺位。巴中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约,即使残疾儿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也没有相应的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满足继续学习,从而导致教育断档,就业培训缺位十分严重,极大地影响了特殊教育发展。

    住分散,影响儿童入学。全市应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散居于四县(区)的乡镇和农村,而巴中山地多,沟谷纵横,交通闭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就读。

    制约特教工作的主要原因

    特教机制不健全。对特殊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制定相关“随班就读”的工作量化标准和监督机制,导致特殊教育工作得不到全面落实,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无法充分保障。

    投入机制不健全。虽然近年来财政投入逐年上升,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特殊教育发展需要,仍存在很大缺口。巴中的特教学校都不得不更多的依靠社会资助、民间捐赠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巴中的特教津补贴多年来一直都为15%,未调整过,而省内其它市,如绵阳等地早已提高到30%。

    监督机制不健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规定,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残疾儿童入学率未达到80%左右,其他县未达到60%左右的,不得宣布实现“普九”。巴中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还有不小差距。对残疾儿童的入学监督检查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教工作的开展。

     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特教特办,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坚持走特教特办的道路,努力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下大力气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在特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上予以重点倾斜,为特教学校补充招聘专业教师,并建立长效的补充招聘机制。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对不能随班就读的适龄残疾儿童,各县(区)根据生源状况及经济条件,适当扩大特教学校规模,或新规划建设一所特教学校,增加经费投入,吸收更多的残疾人就近入学。不具备开办特教学校的县,可以对现有特教学校的师资配备、设施配套等集中优势加大投入,吸引更多的残疾儿童入学,不断提高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

    强化监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教育部门要将能随班就读的适龄儿童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管理,对拒绝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要依法查处,确保残疾儿童入学率进一步得到提升。第二,始终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有效举措,并继续建立特殊教育巡回辅导机制和各校随班就读联络制度。第三,从特教学校抽调业务骨干,担任随班就读辅导员,深入随班就读学校,进行面对面地指导。

    协作配合,努力满足教育需求。宣传、教育、残联、财政、等相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形成共识,将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全面纳入“两免一补”对象,在教育设施、师资、校舍等方面给予特殊配置,确保他们正常入学,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

    搭建平台,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就业部门要将残疾人纳入“阳光工程”进行劳动力转移和失地免费培训范围。残联可自主创办“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把就业、教育、康复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就业服务链。要为残疾人开展适合其状况和特点的技能学习培训,并授予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济南大学2012年新增特殊教育专业
下一篇文章: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聋儿教学中的优势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