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学生丧失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主要靠视觉来了解客观世界。他们视觉敏锐,思想专注,摹仿力强。同时,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获得的信息少,思维受到限制,因而接受能力差,表达能力弱。从聋哑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分焦虑、依赖、自卑、呆板、孤僻、退缩、敏感等人格倾向,应该引起我们广大聋哑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因此,如何加强聋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克服心理障碍,是聋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一、聋哑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1.聋哑学生自身生理缺陷的影响
聋哑学生由于听力障碍,很难了解外界环境,很少与正常人交流,社会活动范围受到极大限制,信息量较少,当他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往往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样样不如人,从而精神不振,产生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丧失自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对任何事物都觉得不顺意,形成强烈的逆反心理,表现无所适从、粗鲁、易怒等异常心态。
2.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塑造儿童个性、形成品质,养成习惯,发展能力的重要场所。父母或养护人是第一任导师,是聋哑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家长的心理状态和家庭教育对聋哑学生身心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有的家长能正视聋哑学生的生理缺陷,冷静考虑教育方法,研究聋哑学生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缺陷弥补措施,在家长的影响下聋哑学生会得到正常的发育和发展。但有的家长宿命论严重,认为失聪是前世作孽,老天报应,羞于让孩子见人。他们常常把聋哑学生藏匿起来,甚至对外不承认家中有聋哑孩子,以致造成聋哑学生十分自卑。有的家长自身患有严重疾病或本身就是聋哑人,家境贫困,无力教养子女,对聋哑学生态度冷漠,甚至认为累赘。聋哑学生由于得不到父母抚爱和家庭温暖,就容易产生孤僻、多疑、冷漠等心理;个别家长本身品质恶劣,经常喝斥、责怪、打骂虐待聋哑学生,这样家庭容易使聋哑学生向胆怯、怯懦或残酷无情两个极端发展,造成异常心理。也有父母负罪感严重,认为子女的听觉障碍的痛苦是自己造成,深感内疚,总觉得对不起孩子。他们对孩子千依百顺,过多地代劳,过分地保护,以至造成聋哑学生依赖、懒惰、自私等心理。
3.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上个别人对聋哑人存有偏见,歧视聋哑人,甚至对聋哑学生挖苦、嘲笑,致使聋哑学生心理造成伤害,导致失衡,产生不满,怨恨的情绪。
4.学校教育不足的影响
⑴当前在聋校教育管理中,几乎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从时空上限制了聋哑学生的社会交往。长期以来,聋校往往从确保聋哑学生的安全方面考虑,制定了较严格的封闭或半封闭的管理制度,如不准聋哑学生随便走出校门,平时又由于经费问题,很少组织聋哑学生到校外到社会去开展各项实践活动。这无疑让学生置身于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环境里,把学生的交往空间局限于一方校园,交往时间局限于有限的作息时间,交往对象局限于一群聋哑人,这就限制了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往往造成退缩、怯懦、恐怖等不良心态。
⑵重“智”轻“能”,重“智”轻“情”的教育,阻碍了聋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内容上偏重于文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忽视了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技术专长和个性心理的教育;在形式上,以课堂教学包办一切,使聋哑学生的学习局限于呆板的书本知识,外界信息不能及时传播,逐渐变得少见多怪,弱不经风。在教育的方法上,由于教师缺乏聋哑人教育的专业知识,对聋哑学生的教育往往采用正常儿童的方法对待,没有从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有的老师甚至“出言不逊”,挫伤聋哑学生的自尊心。
二、结合聋校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环境和教育是个性心理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经常的,大量的,同时又是自发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社会生活环境则是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从学校到社会到家庭都要为聋哑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才能潜移默化地对聋哑学生施加影响,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⑴优化聋哑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
家庭是人出生后最先接触的社会关系,是人生活的第一环境,聋哑学生在家庭中得到的经验以及所受的教育,对其心理的发展极具影响力。父母及家庭其他成员的言行举止,教育方式在聋哑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对聋哑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聋校的教师,应主动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同时又了解聋哑学生的家庭人员状况、经济状况和生活环境,建立学生家庭档案,并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议等形式,向家长介绍或传授聋哑教育的有关知识、方法,纠正家长的异常心态,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亲情关系,提高家庭的教育水平,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⑵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创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政府、机关、团体、媒界等加强宣传聋哑人教育的力度,让社会了解聋哑人教育,关心、支持聋哑人教育,争取在康复、就业、扶残、助残等方面给予支持,消除对聋人的偏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以满足聋哑学生的心理需要,另一方面,聋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学会交往,学会生存,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认识人生价值,培养高尚情操,磨炼意志,从而摆脱孤立的心理隔阂,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
⑶建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是聋哑学生成才的基地,学校环境对聋哑学生心理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教育的水平越高,对聋哑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就越大,就越能促进聋哑学生心理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违背科学的教育规律,不仅不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反而抑制或摧残聋哑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校园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对聋哑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独特的价值,能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整洁、怡人的校园环境,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校风,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宽松的教学方式。丰富的课外文化生活等对聋哑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都会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学校应该从聋哑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全体聋哑学生在心理产生行为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良好校风的导向作用。
2、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各学科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最基本途径之一,作为教育整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当然不能脱离学科教学这一主渠道来进行单项活动,事实上在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教育,是预防和解决聋哑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引导聋哑学生自尊、自信、自爱,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其目的是使聋哑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形成健康的个性。所以只有各科教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行为渗透到每天的具体教育教学中,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例如:科任老师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一个学生犯了错误,你批评他,他不但不承认,反而跟你顶牛。这时,教师如果大动肝火,不耐心启发,就造成僵局,既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更收不到教育效果。如果从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换种方法,为学生寻找“台阶”,一分为二地评价学生,学生从感情上接受批评愿意改正,教育效果较好。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德育与心育的融合
德育与心理辅导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但二者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互补功能的真正有效的德育与心育是在二者间的紧密结合中进行的,二者结合得越融洽,其效果愈佳。利用各种活动课、班会课、团队活动举办专题心理讲座、心理主题班会或相关的竞赛活动,对聋哑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比如开展的主题活动“学会感恩,快乐成长”。此活动由政教处、班主任一起来组织开展。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要激发学生们学会感恩,心存善念,宽容待人,快乐成长。第一对父母感恩,第二对老师感恩,第三是对同学(他人)感恩。上学期我校围绕此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主题班会、绘画比赛、结合父亲节母亲节设计的心理活动课《让爱驻我家》、《我当一天家》、《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专题板报及感恩教育主题小抄报评比等。一学年下来,效果不错,学生们学会了感恩:学校的破坏公物现象减少了,打架事件减少,师生冲突、亲子冲突也大为减少,家长、老师们都反映孩子们懂事多了,家庭气氛融洽了许多。
4、要加强劳动观念和职业技术教育让聋哑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聋校在劳动教育方面,一要加强劳动观念的教育,要让聋哑学生逐步懂得劳动是人的义务,劳动创造世界,任何知识的获得和事业的成功无不通过劳动。当然,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方法,让学生听得懂,接受得了。二是要加强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他们力所能及的简单劳动和劳动技术训练,在日常生活上,要放手他们学习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建立手工、雕刻、编织技术等兴趣小组,让学生通过参加小组的劳动,陶冶情操,增减劳动兴趣,又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再次是走出校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观工厂、农村、学校,了解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激发他们热爱社会,热爱劳动,为四化建设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最后,聋哑学生要走向社会,实现自食其力,自立自强,关键是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专长。职业技术教育使他们看到前途和希望,真正感到自己和正常人一样具有人生价值,增强生活的自信心,这对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总之,聋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育规律,加强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扫除聋哑学生的心理障碍,为他的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的内在环境和外部环境,使聋哑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等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