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Baidu         Baidu预约挂号医生前,请先看这里!
您当前位置:人工耳蜗网 >> 新闻资讯 >> 耳蜗资讯 >> 浏览文章
—点击以上小图标,可将本文分享到微博、微信、人人网、开心网、百度贴吧、豆瓣网、腾讯朋友、QQ好友和空间等处!
听见“信心”的声音
作者:佚名 日期:2017年03月24日 来源:青岛新闻网   录入:毛毛虫

无声的世界,少了许多色彩。

这些年,随着科技进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已成为治疗重度聋至全聋的常规方法。人工耳蜗让重度聋人家庭看到了希望。为了让希望成为现实,使孩子们在有声世界成长、学习和生活,2008年起,青岛市重度聋儿“重建耳聪行动——人工耳蜗植入”救助项目实施,2012年扩大救助范围并提高救助标准,如今,我市1—9岁的重度聋儿,低保、低保边缘家庭重度聋儿,可享最高20万元一次性植入人工耳蜗救助;其他家庭重度聋儿施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可享最高12万元的一次性救助。据统计,该项目已救助重度聋儿338人。

“迈出成为普通人的一步”

在黄岛区某小学,记者见到了在此读小学三年级的坤坤 (化名)。在学校里,坤坤活泼开朗,有一众好朋友一起学习玩耍,同学们还会提醒升入三年级后新换的班主任老师:注意别碰着坤坤的“小耳朵”,碰坏了他就听不到了。

同学所说的“小耳朵”,是坤坤植入人工耳蜗后需要佩戴的体外机,每个植入人工耳蜗的患者都需要佩戴体外机,以保证良好稳定的听觉效果,因此体外机也被昵称为“小耳朵”。

坤坤十个月大的时候,爸爸王先生发现孩子不对劲——对于声音,孩子没有反应。后来,医院确诊为重度聋。医生说,佩戴助听器也没有用。不甘心的王先生又带着他到北京求医,结果还是一样。医生说,人工耳蜗可以让孩子重新恢复听力,可是人工耳蜗费用高昂,王先生告诉医生,“砸锅卖铁也要做手术”。

让王先生没想到的是,当时正是青岛启动人工耳蜗植入救助项目不久。通过医生得知消息的他,立刻和市残联取得联系,2009年1月14日,坤坤进行了被父亲描述为 “迈出成为普通人的一步”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市残联为坤坤提供了救助费用,本来要“卖房子筹集手术费”的王先生,最终只自费了三万块钱。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个月后,坤坤佩戴的人工耳蜗开机了。第一次听到声音,把幼小的坤坤“吓哭了”,可这,却让爸爸妈妈放下了悬着的心。2岁、3岁……坤坤通过康复训练,在7岁时,顺利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学习成绩在班里保持上游,开朗的她,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回忆过去,王先生说,如果没有重建听力,坤坤不可能现在就读普通小学,听老师讲课,和同学玩耍,世界只能是一片黑白。而如今,坤坤的人生,充满了色彩。

“戴人工耳蜗就像是戴眼镜”

“叔叔阿姨好”,7岁的华华(化名)正在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进行一周一次的康复训练,其他时间,她在普通幼儿园学习。

“这个孩子属于‘不幸中的幸运儿’。”华华的妈妈李女士说。李女士是平度人,华华是她的第二个孩子。

李女士说,孩子小时候不说话,自己只当是小孩说话晚。可直到两岁半仍不说话时,她感觉到不对了。领着孩子到医院检查,感应神经性耳聋的诊断犹如晴天霹雳。

“孩子是个残疾人,一辈子听不到”……当时,李女士满脑子都回荡着这些。后来,医生告诉她,青岛有人工耳蜗植入救助项目,推荐她去试一试。李女士找到了市残联,没想到,一路绿灯,市残联为她家提供了20万元的救助,从发现到手术完毕,一个月的时间,华华便植入了人工耳蜗,“工作人员说,先给孩子做手术,手续啥的,后面再补”。

手术回家后,看着孩子反应挺好,李女士暂且没带她进行康复训练,没办法,市残联工作人员“催着”李女士到中心康复。不但康复费用不用自己交,家庭困难的华华,饭费也是全免的,每个月还有一百元钱的交通补贴。

来到中心后,李女士才知道,原来不是“听到”就万事大吉的。因为聋儿先天没有听力,因此不知道“听”是什么,不能与动作相连接,更不知道听到的如何说出来。这些年,华华首先学会了发音,后来,又学会了表达。如今的她,已经与普通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了。

康复中心蔡老师说,对于人工耳蜗的孩子,老师们都会告诉他们,“戴耳蜗就像是视力不好的人要戴眼镜”,由此,让孩子不觉自己有何不同。而这,也改变了李女士“孩子是残疾”的想法。如今的华华,活泼开朗,对于自己的人工耳蜗特别“宝贝”,总是告诉一起玩的小朋友:“这个贵,别给我碰坏了!”

回到首页
 
上一篇文章:济宁听障儿童快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 附申报条件
下一篇文章:听障儿童福音 四川今年将救助260名患儿人工耳蜗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法律声明 | 站内地图 | 关于我们 | 公告与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联系站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