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4月24日电(记者 仇逸 冯源)人工耳蜗是聋哑患者开启有声世界的钥匙,但其市场长期被昂贵的进口产品垄断。记者从24日在杭州举行的全国人工听觉植入研讨会上获悉,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发和临床验证进展迅速,有望打破洋货垄断,让我国2780万名聋哑患者享受平价优质产品。
这次研讨会是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的,全国100多名听觉领域的顶尖专家共同就国产人工耳蜗研发和临床验证的现状、人工耳蜗新技术与发展趋势、手术适应症掌握与并发症等进行了深入研讨。
大会主持人、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听觉医学临床部主任迟放鲁教授介绍说,目前,国产人工耳蜗正在加速产业化,其预期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一半。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是目前帮助重度听力损失的聋哑人恢复听觉的唯一有效手段。据统计,我国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2780万人,其中300多万人是严重的听力损失,而每年新生的严重听力损失的聋儿约有3万人。从1994年起,我国累计开展的手术达1万余例。目前,全国已经有上百位医生拥有人工耳蜗植入的经验。
但是,我国人工耳蜗技术基本依赖价格高昂的进口产品,让绝大部分病人望“洋”兴叹。北京友谊医院张道行教授是国内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最多的专家,共实施了1800余例手术。他告诉记者,目前人工耳蜗市场被美国、奥地利和澳大利亚等国企业垄断,产品单价不少于10万元人民币。而国产耳蜗将有效带动耳蜗价格下降,降低手术门槛。
在这次研讨会上,迟放鲁教授报告说,目前国产人工耳蜗正沿着自我摸索再成果转化,海外中国人自主研发和国内企业合作、同时吸引国内外一流专家共同参与研发以及国外研制国内生产等不同模式发展,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记者从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获悉,《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提出了2015年我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工作的目标:“新生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佩戴(含人工耳蜗植入)率达90%;听力障碍人群中听力保健与康复知识的知晓率达60%”。迟放鲁表示,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发生产乃至运用,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巨大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