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每天佩戴耳蜗时间严重不足,会有什么不可挽回的影响?
人工耳蜗是目前最成功的人工医学器官,为成千上万听障者提供了重新聆听世界的机会。然而并不是每个人工耳蜗家庭都重视这一设备的使用,在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听障儿童家庭并没有意识到全天(全时)佩戴耳蜗对孩子有意义深远的作用。大多数耳蜗儿童每天佩戴耳蜗的时间都在8小时左右,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在过了耳蜗适应期后仍然每天佩戴不满8小时,甚至连5小时都不到。从听力学理论上来说,这对孩子的言语发育和心智发育都会产生影响,但是究竟会有多大影响,早期的研究并没有明确数据。
近期的一项研究则表明了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并且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如果在此期间没有得到足够的声音信息摄入而造成心智发育迟缓,则几乎无法挽回,没有补救机会。
研究人员通过客观数据采集,在回顾性的图表研究中鉴定了与不良日常使用相关的风险因素(人口统计学、听力学和设备),并且还利用了非参数相关性、Mann-Whitney U和Kruskal-Wallis H 测试来评估风险因素的影响。在71名耳蜗儿童(平均年龄为7岁,平均植入时间为4年)中,每天平均使用人工耳蜗时间为7.6小时,其中最短仅为每天0.1小时,最长为每天使用15.5小时。在数据中,有大约一半的人没有达到每天8小时使用的目标。
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家庭背景、教育环境、设备类型与品牌的情况下,使用时间越长的孩子心智发育越接近于常人,甚至超过常人平均水平。而平均每天使用时间低于5小时的孩子中,无一人心智达到常人平均水平。在社交、学习、情商、心理健康、信息摄入量的五个项目的统计中,使用耳蜗时间越长的孩子(每日佩戴时间超过8小时)在各个指标上明显强于时间短的孩子(每日佩戴时间短于5小时)。而在每天佩戴时间只有不足2小时的儿童中,其心智发育水平与当地聋哑儿童相当,并没有体现出人工耳蜗改善生活的优势。
研究人员认为,在儿童植入耳蜗后,会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此期间可以每天佩戴15分钟起,逐步增加时间,但在适应期过后,应当每天佩戴至少8小时,无论是否有事情,都应该达到这个时间线。儿童时期是外界信息量摄入的最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之一(另一个为青春期),如果在这个时期不能很好的获得周围信息,会影响一生的心智水平。研究人员特别请教了相关教育学家,得出的观点是,这些儿童时期未能获得足够多信息量的儿童,即使在成年后达到足够多信息量的摄入标准,也无法全部塑造健康的心智,特别是在社交和情商两个指标上,会与常人有明显的差异。这在孩子的学生时期很难看出影响,但一旦走向社会进入工作领域,他们会比同龄人差很多。
研究人员认为,耳蜗儿童家庭不重视耳蜗佩戴的原因有很多种,大部分都是对耳蜗设备及康复知识认识不足造成的。举例来说,在调研中,研究人员询问耳蜗儿童家庭为何孩子每天只佩戴2小时,且间断佩戴。家长回答,因为当天只有2小时的电视节目,并且不用上学。另一位家长则回答,孩子宅在家里看书,也不用听声音为什么要戴耳蜗?研究人员发现,父母的年龄越小,教育水平越低,就越不重视孩子的康复过程,有些家庭甚至天真地认为,只要戴上耳蜗,他们的孩子就立刻可以像正常人那样生活。现在已有大量的文献表明,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不进行科学的语言康复训练是很难达到同龄人言听水平的,在言语最佳发育期过后(5岁前),要想再追上同龄人水平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另外一个发现认为,在欧洲部分福利非常好的地区,由于耳蜗设备的医疗补助计划让家庭只负担很少的费用,反而让家庭不重视耳蜗,这些家庭中耳蜗儿童的康复平均水平明显没有低福利地区的好。这是一个惰情现象,有些家长尽管因为高福利水平享受型号更新的耳蜗,而孩子的康复水平却低于低福利地区旧型号耳蜗的孩子。
最后,研究人员认为听力学及耳蜗康复教育的缺失让家长很难系统的了解到这个关乎孩子一生的设备,有些家庭把耳蜗设备当成一个类似于手机的电子设备,只在需要时才会佩戴,却没有想到会给孩子造成终身的影响。
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过程中都应该有足够的聆听量,即使是在无事时,聆听空调声也是一种聆听经验的积累,总而言之,健听儿童每天经历的声音,听损儿童也应该经历,只有这样,心智发育才会达到同步水平。
原始文献出处:
Wiseman KB, Warner-Czyz AD. Inconsistent device use in pediatric cochlear implant users: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Cochlear Implants Int. 4 Jan 2018.
下一篇::成人和儿童,什么情况下应植入人工耳蜗呢?